芊芊小说网

芊芊小说网>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 第107章 没办法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第2页)

第107章 没办法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第2页)

“嗯?”

“没什么,我就是再叫你一声。”

“晚安。”

……

随着大明永昌侯蓝玉来到西安。

整个大明的都开始龟缩战线,养起身来。

燕云和晋代之地,全都修建长城关隘,并且只开了固定的几个集市可以和蒙古贸易,再加上大明对西安的通敌回商进行了清理,来往的商旅逐渐少了。

可是,漠北和漠南诸部,蒙古部落日益增长的茶叶,盐巴,丝绸等需求,和少量的商队,不断增长的价格越来越不匹配,这开始逼迫蒙古部落们互相战斗,抢夺靠近长城的草场地盘,以便更加方便获得茶叶和大黄。

这有个专业术语。

垄断贸易。

因为北方诸部落,根本离不开大明的各种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尤其是茶叶,蒙古部落在经过上百年的富裕日子,一下在草原上吃沙子,这谁受得了。

而且,可以不打打杀杀,就正常交易买到各种茶叶大黄丝绸盐巴,谁愿意提着脑袋去砍杀呢?

何况,现如今的大明正是开国战力巅峰最猛的时候,打也打不过……

草原上紧缺粮食,有很多习惯吃高粱,小米和青稞,麦子的蒙古部落,索性直接投降大明,被在发放路费后,由沿途的驿站逐一安置,全都分去了云南和贵州等地,还有甘肃一些地方,戍边屯田,也种植如孜然,香豆,苜蓿等作物,尤其是为大明的边军种植苜蓿,大明卫所以后会在收割季节按时前来,以大明宝钞收购。

坚挺的大明宝钞,强横的军事实力,是大明能够安稳养生三年的基础。

能战,方能止战。

手中有剑,但是不够利,等我将这把剑磨的更利一些了,那时候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上,大明对北元,察合台,高丽等都是碾压态势。

甚至给大明十年勤修内政,解决三个问题,领土基本盘,中央集权,收取赋税,足以横扫此时的整个东西亚。

耐寒的抗旱水稻稻种,被大明从高丽引入,而从钦察汗国那边购买的黑麦种子,也被购入,北方卫所开始实验各种耐寒耐种的食物,改良卫所士兵的口粮。

南方卫所开始在大规模开始种植木薯,只是成材尚需时间,还得一两年才可支援北方卫所。

有蓝玉坐镇,陕甘的卫所官兵,也能吃到燕云之地卫所们标配的江淮和云南运来的折耳根干,此物可以替代一些茶叶的作用,通便消食,还有各种薄荷叶,藿香叶,此时的大明因为天气渐渐炎热,北方的降雨量少了,干草柴火不那么够用,火油配备不足,所以折耳根干还有薄荷叶这类东西饱受边关卫所兵欢迎,顺带着都畅销到了蒙古部落……

这些东西在这个时空的云贵川,还有江淮山区,一找一大把,很多蛮民夷民,就去采摘此物,卖给大明的南方卫所,再由驿站的商队带到北方。

百姓们有了经济来源,蛮民和夷民也学会了使用大明的宝钞,学会了汉语,学会了识汉字……

而西安发生的大事,远远不止这一点。

第一是朱标在离开西安之前,下旨宣布改西安为长安,封镇西京。

朱标本来就带着大明的玉玺,算是代替朱元璋在北方行使天子权力,而且此事也是早有预兆,不然作为帝国第三代中战功最彪炳的蓝玉也不会被派来西安。

长安,本是西安古称。

如今大明重归长安之名,乃是希望能够对西陲长治久安的,也有重现汉唐光辉之意。

第二件,就是大明广派探子,再请番僧喇嘛,说书人,商队,在青湟,吐蕃,以及漠北宣传大明即将开科举和武举,欢迎他们前来参考,尤其是前元的那些读书人。

无论中华,蒙古,色目之人。

但遵中华习俗,遵中国制度,皆可授官。

当年,洪武皇帝在平定天下之初,虽说前期喊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后面为了拉拢大量的汉化蒙古贵族,如李思齐,王保保这种,也专门下诏,对于遵循中华习俗,遵中国制度的,都视为华夏民族,一视同仁。

这在当时的北方影响很大,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北方的统一大业。

因为这是一种法理支持,就和大明在收复云南之后,朱元璋马上命令李善长招人编撰《云南志》一样。

如今,文物科举也不避讳少民,这是极大的心胸,甚至可以说,比大元还广阔。

人人都夸赞,洪武皇帝朱元璋有圣人心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