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大人的香皂每两块售价五百文,一块就是二百八十八文。一天大概能卖出五十块,不过由于他自己制作,每日产量有限,每次他到市集,带来的香皂瞬间就被抢购一空,生意十分兴隆。”侍卫详细禀报,原本他们还想买一块给皇上,但得知价格昂贵后,立刻打消了念头,他们这些侍卫薪水不高,若不能报销,岂不是亏大了。其实这些情况他们之前已经上报过,但朱元璋没留意,只知李伟在做小买卖。现在仔细一算,每天五十块香皂按二百五十文计,一天就是十二贯五百文。李伟经营多日,可能赚得比他一年俸禄还多。如今又添了几名仆人,未来产量必然提升!一天能产一百块,就是二十五贯,一年将近一万贯。一天千块,一年十万贯,一日万块则是一百万贯!算清这笔账,朱元璋顿时坐不住了,惊讶地从龙椅上站起来。百贯千贯他或许不在意,但万贯乃至百万贯,就不能视而不见了!当前大明百事待举,如果有这笔巨款,无论是北伐还是其他政务都将变得轻而易举!“这家伙,有这么好的东西竟不主动贡献!”骂完后,朱元璋想起李伟曾提过此事,他曾以奇特技艺为由否决。哎……这可就棘手了,总不能再去要求他吧?朱元璋眉头紧锁,一时感到头疼,全怪这家伙当初没把事情说清楚!“你们看清楚他是如何……制作香皂的了吗?”朱元璋沉声问道。“这个……我们只是远远观察,具体过程看不太真切。”李伟家的院墙上每天都有亲军监视,但香皂的制作并非仅凭远观就能了解。“这样,你们要仔细观察,将他的制作步骤详细记录下来!”朱元璋命令道。"“遵命!臣等定当照办!”侍卫们回应。“还有,这件事必须保密,若发现有人泄露……”朱元璋眼神一眯,声音低沉下来。护卫连忙回应:“陛下放心,微臣定守口如瓶,绝不会泄露半个字的!”“嗯,这样就好,退下吧。”在小小警告一番后,朱元璋语气平淡地遣退了侍从。请求各位的票支持,无论是推荐票、月票,还是萌新的一点心意,都十分感激。返回后宫,朱元璋首先去马皇后那里请安,接着前往郭惠妃的居所。郭惠妃乃郭子兴之女,马皇后义妹,除了马皇后,她在后宫中最为得宠。朱元璋抵达时,郭惠妃已梳妆完毕,两人交谈过后,朱元璋便拉她一同学习新的知识。“爱妃今日身上香气扑鼻,用了何种香料呢?”结束后,朱元璋闻着她的体香询问道。“非香料,是一种名叫香皂的物品留下的香气,陛下觉得如何,香皂可合你心意?”朱元璋微微一怔:“香皂?是你派人购买的吗?”朱元璋略感不悦,那家伙赚取他人财物尚可,竟连他的喜好也沾染上,实在无理至极!“不是,是徐家丫鬟赠送的,宫中几位妃嫔都有。”“你说的是老四家的那个?”“嗯。”朱元璋口中的老四自然指的是燕王。“老四也应该归来了,年后就让他去北平就藩吧。”郭惠妃轻声附和,这类政务她不多插嘴,后宫中,除马皇后外,其他人不敢过多干涉朝政。朱元璋明白,后宫不得干预政事是他定下的规矩,于是不再提燕王的事,转而询问香妃之事。“爱妃,若这香皂售价三百文,你会购买吗?”郭惠妃想了想说:“我会吧,如此优质的东西三百文并不算贵。”“三百文还不算贵?你这败家女人!”朱元璋不满地呵斥道。郭惠妃也有些不悦,嘟起嘴推了他一下:“你凶什么凶,我又没打算买!”她虽不能像马皇后那样掌控皇上,但偶尔撒娇生气还是不在话下的。朱元璋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哼了一声便不再言语,然而想到那家伙默默发财,他心中更觉心疼,这东西必须弄到手,明的不行就暗的,暗的不行……再换个别的手段!李伟还未察觉到他的宝贝香皂已被朱元璋盯上,如今火枪已开始正式生产,只是兵仗局的工匠数量有限,尤其是弹簧钢能否顺利产出全凭运气,往往多次尝试才有一批合格产品,因此生产速度相当缓慢,每日仅能制作十几把,按这个速度,没有数月甚至半年难以大规模装备。不过先制作几十把用于训练倒是可以,近期就能完成。正当他在内阁闲逛时,宋忠找上门来。“李大人!”宋忠先行行礼。“哎呀,宋忠,好久不见了,你怎么突然来访?”李伟热情洋溢地笑道,宋忠可以说是他在这大明屈指可数的熟人之一,在他的心中,宋忠无疑被列入了好友的行列。宋忠有些羞涩地笑了笑,李伟确实对他不太熟悉,但这并不妨碍他时常在李伟家附近徘徊,虽然不能说天天相见,但每隔几天总会碰面。此刻面对李伟的热情,他不禁感到一丝尴尬。,!“大人,皇上命我率领三十亲随,随同大人进行训练,不知何时开始?”宋忠问道。李伟闻言立刻明白,这是朱元璋派来接受三段击训练的亲兵已到。“哦,他们在哪儿呢?”李伟询问道。“他们都驻扎在营地,若大人要开始训练,我这就让他们到校场集合。”宋忠恭敬地回应。“先别急,我们先去校场看看。”李伟提议。“遵命,我带大人过去。”宋忠应声。由于李伟的官阶在他之上,且皇上明确指示服从李伟的命令,宋忠现在视其为直接上司,但他并未因此而感到压力,李伟依然以平常心待他。宋忠引领李伟到达校场,这里相当开阔,足以容纳数千人进行操练。他们选择了一个角落,由于只有三十人,所需的场地并不大。“嗯,以后就在这里,我准备一下,明天让他们辰时三刻前,也就是九点前来集合,那时我们就开始训练。”李伟决定道。“是,大人!”宋忠坚定地回答。安排完宋忠的任务后,李伟又前往兵仗局,询问了燧发枪的产量,不出意料,这几天产量寥寥,他已预先向朱元璋申请了三十几支用于训练。自从测试过燧发枪后,兵仗局的守卫更加严密,皇宫内部本就戒备森严,现在更是严禁外人进出。李伟吩咐方建宝准备枪械和弹药,并安排了几位熟悉的工匠,随后离开。这支亲军的训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阵列、燧发枪的使用,特别是装填速度,以及射击技巧。李伟主要关注阵列和装填速度的训练,至于射击精度,他并不在意,毕竟这些人主要是展示队列,而非实战需求。关键在于射击速度,连续快速射击,队伍保持整齐,这样的表现足以让朱元璋满意,黄金到手指日可待。李伟带来了工匠,首先让每人领取一把枪,接着详细解释枪械的操作方法。其实操作并不复杂,只需经过工匠示范几次,基本就能掌握。然而,仅仅会还不够,速度才是关键!装填和清膛是主要的训练科目。此外,他们还需要练习队列,这部分李伟只能亲自示范,教授转身、行进和跑步的基本动作,正步则无需过多训练,因为实战中可能用不上。此外,还涉及排队立正报数等基本项目,李伟挑选了一些实用的动作向他们展示,然后按照指令进行训练。三十人队伍规模,大致相当于现代学校的班级规模,李伟身为正规大学毕业生,有过军训经历,加上经历了那次‘叫嚣香皂’事件后,现在喊口号也能轻松应对,指导这些人进行训练还算得心应手。亲兵们手持精良的新式火枪,看着李伟不断演示各种动作,都感到十分新奇。尽管明朝军队中也有火枪,但他们的火枪往往一发之后就只能当作冷兵器使用,实战效果有限,战场上主要依赖冷兵器和少量火炮。然而,他们手中的新型火器则不同,虽然同样需要装填弹药清理膛线,但无需明火点燃,用纸包的预装弹药更为便捷,实战效能远超旧式火枪。在李伟的指导下,宋忠带领这三十人开始艰苦的训练,包括队列操练、装填射击,以及各项科目每日轮番进行。今日雪花飘落,将整个应天府覆盖得洁白如画,仿佛换了新貌。应天府的气候比后世南京更为寒冷。乾清宫内,朱标正在向朱元璋报告政务,而李伟在一旁处理工作,哦,准确地说,是在使用电脑查询资料,绘制图纸,设计物品,趁朱元璋不在时偶尔还会偷偷玩玩游戏,如同回到后世公司的日常。至于练兵,李伟主要负责队列训练,其余部分则由宋忠带领亲卫们按部就班进行。这些亲卫与后世大学生不同,即使没有教官监督,也不会偷懒。朱标才情出众,正在向朱元璋陈述一位元朝遗臣的事迹,大约是赞誉此人品行非凡,坚守前元遗志,拒绝出仕为官。朱元璋下令召集各地前朝遗臣任职,使者找到前元吏部侍郎伯颜子中,结果此人服毒自尽。正在无聊玩扫雷的李伟听到朱标的话语,眉头紧锁,最终忍不住从鼻腔中发出轻蔑的哼声。朱标停下汇报,转头看向他,朱元璋也投来目光,皱眉询问:“你在哼什么呢?”“没什么。”李伟收敛起讽刺的表情,端正态度。“让你说就说!”朱元璋不满地训斥道,作为内阁成员,李伟有权发言。“那我就直说吧!”李伟心中早有不快,不屑地开口:“不过是个卑鄙的汉奸,有什么值得吹捧的?”话音刚落,朱元璋和朱标面色骤然变化。“李阁部为何说出此话?虽然前元暴虐,但它仍是我们的华夏正统。伯颜子中虽为前元遗臣,但他坚守节操的精神也值得赞扬!”朱标自小接受儒家正统教育,对此深感认同,对李伟的言论颇为不满。朱元璋淡淡瞥了朱标一眼,没有回应。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正统?蒙古统治华夏百年,始终视我们汉人为奴隶,哪里有资格称为正统?你说它是正统,问问天下百姓同意吗?”李伟十分愤慨,对于蒙古,他毫无好感。后世有些人赞美元朝的征服,认为它扩展了华夏版图,但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在他眼中,蒙古不过是一群侵略者,所到之处只有掠夺,与真正的统治毫不相干!蒙古扩张至黑海,占据了大片土地,然而这些地方并未留下丝毫中华文化的痕迹,蒙古一灭,一切立刻回归原状。而且,蒙古的元朝和中原的元并非同一个概念,虽然表面上同宗同源,但实际上各自为政,互不服气。还有那四等人制度,将汉人贬为奴仆,遭受欺凌都不能反抗,反抗即被视为犯罪!更有其他种种歧视政策!甚至在元朝权贵中,不乏想要彻底消灭汉人的存在,妄想在中原牧马称霸。李伟的话语刚落,朱标就被激怒了,反驳道:“尽管前元暴政,但它也曾科举取士,尊崇儒家学问,怎能不算正统?”“儒家学问?呵,赵匡胤当年欺压孤儿寡妇,他们仍甘心做宋臣;蒙古蛮夷入侵,他们同样成为元臣,这就是儒家,千年王朝的流水席!还有那些衍圣公,我看分明就是豪门的家奴!”李伟讽刺道,他还没提及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这些人同样会为了利益摇尾乞怜,若是胜利,相信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捧小朝廷为正统。“你,你太放肆了!”朱标气得说不出话来,虽然李伟的话有些偏颇,但确有其事,他一时难以反驳。“父亲,你倒是说句话啊,承认前元正统的是你下的诏书!”朱元璋一直沉默地看着两人争论,听到这话,嘴角微动。说实话,他并不想接这个话题。当年承认前元正统,自有他的考量,但很快他就后悔了。当初大明初立,官员短缺,庞大的疆域需要众多官吏才能有效治理。因此,他对元朝遗臣采取招抚政策,一边任用,一边找借口杀戮,同时通过科举选拔新人替代他们。然而,后来他发现儒家学者之间紧密相连,即使科举选拔,新晋官员也多与旧派有师承关系,难以彻底切割。此刻,看到李伟对蒙古和儒家的反感,他既惊讶又满意,这才是他期待的忠贞之士。“你说宋朝不正,元朝是蛮夷,那我们的大明呢?”朱元璋从另一个角度介入对话,对此他充满信心。李伟神色一滞,他实在不愿夸赞这位压迫他的君主,但不得不承认,朱元璋在这方面的确无可挑剔。“布衣兴起于微末,驱除胡虏复兴华夏,其得国正统无疑,然而!布衣承认前朝正统的做法实在难以接受!”李伟勉强将后世的评论概述一番,随后话锋一转,着重强调了转折之处。“呵呵呵……”朱元璋先是一阵欢笑,随即笑容收敛,厉声呵斥道:"“你懂什么!我让你操练兵马,你干得怎么样?天天偷懒!快去给我好好练兵!”原本慷慨激昂的李伟,被朱元璋两句训斥说得哑口无言。李伟暗暗撇了撇嘴,转身低声嘀咕着收拾电脑,将其收入包中,裹紧衣物离开了乾清宫。待李伟离去后,朱元璋开始对朱标进行教导。“标儿,那小子虽有偏颇,但也有几分道理……”朱元璋对大儿子各方面都很满意,唯独对他的儒家仁义观念深感不满。然而朱标已年近三十,固有的观念根深蒂固,不易改变。“父皇,儿臣也想见识一下新型兵器的训练。”朱元璋还未说完,朱标便打断了他。“嗯,去吧。”朱元璋不满地皱眉,叹气后并未坚持挽留。朱标行礼欲退,走出两步又停下脚步。“父皇,我拿件东西。”他走到李伟留下的背包旁,取出那把自动伞。这些日子,包里的物件他都一一尝试过。朱元璋看着,并未阻止,朱标拿着伞便离开了。望着朱标远去的背影,朱元璋无奈地摇头。“都是宋濂那老家伙,把标儿教成这样,哼!”朱元璋怒气冲冲地自言自语。“徐寿!”门外的徐寿听见呼唤,连忙快步进来。“奴才在。”“传毛骧觐见!”:()大明:不一样的大明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