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小说网

芊芊小说网>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晋江 > 第 43 章 桓公十六年2(第1页)

第 43 章 桓公十六年2(第1页)

【说公子寿神奇是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好人。或者说,是一个圣父一样的角色。就是那种你用现代人的逻辑完全无法理解他的行为,用当时人的行事风格去考虑他的所作所为也还是会觉得有些稀奇的那种人。】

【他干了什么呢?我们说到夷姜死后,公子朔和宣姜开始跟卫宣公说公子伋的坏话。其实这段记载《史记》和《左传》是一样的,但是《史记》的细节更多一点。比如《左传》接着就说,卫宣公让公子伋出使齐国,派人埋伏在半路上准备杀他。】

【《史记》则认为宣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抢了儿媳妇本来就心虚,因此有心要废太子;这时候宣姜和公子朔又说了太子哪里哪里不好,他顿时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就准备虎毒食子。】

【这有个小细节,《左传》里写盗贼埋伏的位置是莘,在卫国国内。《史记》则写的是埋伏在齐、卫国境上……嗯,卫宣公肯定是不敢把这件事的黑锅甩到齐国头上的,但是在国境边应该更符合他想让公子伋“意外”死亡的初衷。】

“意外?几乎是人尽皆知啊。”文姜摇摇头,“我身在鲁国都有所耳闻。”

宣姜的声音仿佛从鼻腔中传出,甜蜜得很,出口之言却颇为冷酷:“寿实在是被左公子教坏了,卫国的君位我本来是想交给他的。”她以手遮面静悄悄地打了个呵欠又道,“可惜,若是他继位,有师徒情分在,左右公子恐怕不至于生出反意。”

“他不愿意公子伋死也不是不可,只要世人认为公子伋已死便足够了,卫侯晋本也尽量挑了无人寂静之处。”宣姜露出惋惜的神色,“何苦自己去送死呢?”

文姜笑道:“说甚,公子伋不死,你能心安?左公子是公子寿的老师确实无错,右公子可是公子伋的老师。公子伋死了,他们都能掀起叛乱,何况活着。以公子寿的心软程度,怕是很难阻止他与右公子职相见罢。”

“你们可真是亲生姐妹。”庄姜摇了摇头,“对丈夫和儿子都这般无情。”

“我可不缺儿女。”宣姜撇撇嘴,她又斜睨了文姜一眼,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轻声道,“她也不缺丈夫。”

【卫宣公给了公子伋一个装饰有白色牦牛尾的旗子,然后把这件事告诉买通的盗贼。只能说这爹大概上辈子是仇人吧。不过大概是卫宣公一家三口的密谋并没有瞒着公子寿这个第四口,于是公子寿把这件事告诉了公子伋,劝他逃走。】

【《史记》写的是劝他不要出使齐国,但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还是劝他逃跑更靠谱。可以说是非常的胳膊肘往外拐了,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则是他真的品德非常高尚。要知道,他才应该是卫宣公的嫡长子,是公子伋死亡的直接受益人。】

【然而公子伋严肃地拒绝了他,大致意思就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那一套。这个剧情真的很常见,之后讲到晋国,晋文公他哥申生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是春秋经,我很难不怀疑孔子是不是编的时候捣鼓了什么,问题这是《左传》。】

【即使是“孝道”这个说法还没有广泛流传开来,这种观念也已经暗藏在人们心中了。比如之前武姜和郑庄公最后能够达成和解,其实也是暗暗受到这种观念的制约。礼制本身也对这种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有所体现。】

“孝道?”寤生重复道,“善事父母为孝,然无论他们做出何等无礼之事,也依旧要善待他们。当此种观念成为规则,便是所谓‘孝道’吗?有趣。”

【继续说公子寿,他真的太圣父了。眼看着无法阻止同父异母的大哥送死,就在临行前把公子伋灌醉,自己先拿了那面旗子出发,最终死在了盗贼的手中。事实上如果故事结束在这里,也只是会让人觉得公子寿真的太傻了。】

【公子伋很快便追赶了上去,大概与公子寿的死也就是前后脚的关系。如果他够聪明,其实完全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但从他追了上去,其实已经预示了最终的结局。他向盗贼表明了身份,自己主动求死。】

【《诗经》中有“二子乘舟”篇,讲的就是伋和寿二人争相为死,国人因为感伤和怀念他们,作出这首歌谣。这两个人如果从所谓“聪明人”的角度来看,很蠢,一个愚孝不知变通,而另一个只能想出替死的招数,最终导致两人都葬送了性命。】

【但是这首歌之所以能为人们传诵,甚至这个故事在今天都让人感到唏嘘,当然有它的道理。兄弟俩体现的是一种非常纯粹的感情,他们的行为丝毫不考虑利益,完全没有一点点人性的自私,甚至可以说是反人性的。】

【可正是这种绝无私念的赤诚,让今天恨不得把所有感情都像交易一样一笔一笔结清、两个人之间不能存在任何亏欠的我们,感受到一种非常朴素的震撼。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圣父”都快成贬义词了,大家依然会觉得公子伋和公子寿十分可惜。】

【只有一个人做好人,吃大亏,会让人觉得他傻;然而两个好人双向奔赴,互相心甘情愿为对方付出,直到牺牲性命……只会让人觉得,很好,他们两个都值得。当然,渣爹最不值得。知道公子寿也死了之后,卫宣公转头就立了公子朔当太子。】

“她似乎很赞赏寿的选择?”宣姜露出疑惑之色,“可他们一样傻,分明可以两个人都活着。”

庄姜呼出一口气:“在没有其他选择的前提下赞赏罢。毕竟如若卫侯晋执意要取他性命,而他不想后半生隐姓埋名、东躲西藏,也确实无路可走。”

修长的食指点了点妹妹乌黑的鬓角,文姜半是玩笑半是讥嘲地对宣姜道:“说到底若不是你,他们父子可能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从他强夺子妻的那一刻起,除非我如姑母那般无子,否则便不可能善终了。”宣姜嗤笑一声。

【公子伋和公子寿都死了,他们的老师左公子和右公子自然很不乐意,尤其即位的还是公子朔。所以他们掀起了一场叛乱,这就是桓公十六年,卫惠公出奔齐国的缘由。接下来二公子立了公子伋的母弟公子黔牟为新卫君,新君没有谥号。】

【因为这场卫国的内乱

还有后续,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蛛丝马迹。比如,卫惠公逃去了齐国,齐国,是他的母家;而之前的各场战役中都可以发现,卫国是唯齐国马首是瞻的。不像别的国家,立场那叫一个左右横跳。】

【再然后公子黔牟为什么没有谥号呢?当然是因为他不被卫国承认啊,州吁也没有谥号,在卫国的正统观念里他们都属于乱臣贼子。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卫国依然是从卫惠公这一支往下延续的,事实上他确实复位了。】

【最后,宣姜她干了一件很让人生出八卦之心的事情。她,借助齐国之力,强迫公子伋的另一个同母弟弟卫昭伯娶了她,还生了好几个儿女。说实话老公死了二婚很正常,但是你为什么偏偏要选公子伋的弟弟,对方不愿意还强迫啊。】

【当然,史书原文是卫惠公即位时年少,所以“齐人使卫昭伯烝于宣姜”。看起来是为了稳固公子朔的君位,而且是齐僖公也就是宣姜她爹主导的。但是既然都强迫娶宣姜了,当然是选有反心的左右公子更适合啊!卫昭伯还不如公子黔牟呢!】

【所以真的不是我想八卦的,实在是怎么想都不对劲啊!我再顺一次,宣姜本来要嫁公子伋,然后被公子伋他爹抢了;之后弄死了公子伋,让自己的儿子公子朔即位;接下来和公子朔的另一个哥哥、公子伋的同母弟弟卫昭伯结婚,又生了孩子。】

【问题来了,新生的孩子到底管公子朔叫哥哥呢,还是叫叔叔呢?而且宣姜你真的真的真的没有在吃代餐吗?】

【当然,以上纯属瞎猜。如果完全从正经角度来考虑,选择卫昭伯也许是因为宣姜作为卫侯的母夫人,再嫁也必须是对方的正室。可能另外几个和叛乱相关的人选都正妻尚在,最终天时地利人和才选了卫昭伯。】

【不过说实话,再婚还生了五个,真的让人很难讲他们关系很差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