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风最先刮起来的地方,却是朝堂,或者说,是内阁。
朝廷茶马盐铁四项,皆为独门生意,关乎国库,轻易不敢妄动。
便是秦峥派了玄策去博宜开海田,建盐场,炼出来的那些个海盐,却也不敢轻易流入地方市场之中——盐价下去了,朝廷的税收怎么办?
大海乃是无垠之水,海水中的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是熬盐,都能有辽阔的海岸线,借助日晒之法,将盐卤池中截留的海水渐渐晒干,凝成粗盐。
不比那下到盐井之中,冒着生命之险不断开凿盐井,打捞盐卤来得更加便宜?
如此这般,天长日久,大历盐价势将要下跌,盐价一跌,盐税紧跟着便也要大幅缩水,那国库里缺了的盐税,又将该如何弥补?
所以哪怕玄策在博宜开的盐田,囤了大批提纯过后的精盐,却也丝毫不敢教这些个海盐流入民间,只待朝中商量出一个新盐法之后,再做打算——
秦峥需要顾虑国库,但朝中的大人们却并不都尽如他这般思虑良多,尤其是,跟澄阳等地的盐场,有着瓜葛的那些个朝臣们。
南地一行,秦峥带回来的不仅是那些个南地官员的证词,更有各种证据,于是率先,便朝着三阁老之一的刘奉发难,连手借了景阁老与顾阁老的势,硬生生将刘阁老一脉人马,彻底查了个底朝天。
这一场来自于朝堂的清洗,自景升帝晚年之时便开始布局,一直到如今元初帝登基三年许,方才正式拉开序幕。
至于这其中又有多少,是那些个朝臣们彼此攀扯,党争倾轧而被牵连进去的官员,便又不得而知。
京城的这一潭浑水彻底被搅浑了,权利倾轧之下,人人自危,连带着整个京城的风声,都跟着紧了起来……但这些跟住在明心堂的司微没多大的关系。
外界的风风雨雨,透不进晋王府一星半点,哪怕朝堂上的局势再如何紧张,却也与治下的百姓没多大的关系——
充其量,也不过是京畿百姓嘴里的谈资,今天说哪家大人家的府门被破,差役如同饿狼一般扑了进去,抄没家财,无论男女妇孺皆被锁了枷锁带走,明日便又说午门外斩首的官员是谁谁谁,祖籍哪里,又是犯了什么事……
传到司微耳朵里的时候,便都遥远的像是在听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没有一点实际感……就连朱氏,都仿佛已经将他遗忘了一般,再不曾提起过。
甚至就连秦峥,也都对此避而不谈,只是道要他安心在明心堂里住着,左右这些个事,拖不到出了国丧。
秦峥说的对,这件事,拖不到出了国丧。
国丧三年,耽搁的事情太多,在国丧结束之前,对那些个被耽搁的事宜,总得提前有个规划安排,免得临到头的时候,四处抓瞎。
于是,就在国丧将近末尾的时候,晋王的婚事,便正式被提上了案程。
连带着司微,也彻底被搅裹着,被先帝遗留下来的两道圣旨,卷进了暴风眼里……然而最先得到消息的,却是身处长乐宫椒房殿的朱氏。
甘露殿里,折子笔架笔洗连带着砚台噼里啪啦砸了一地,秦峥跪在下首,身前摆着的,是景升帝所赐的尚方天子剑,神色从容,不动如山。
元初帝瞧着他这副模样便气不打一处来,顺手将桌面一角摆着的印玺也顺手一道砸了出去,沉声怒喝:“你可知晓你到底在做什么?”
秦峥抬了抬眼,情绪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只一双眸子里映着元初帝的倒影,一双眼睛与景升帝像极了:
“父皇因何而发怒?”
“儿臣这般胡作非为,置天下之礼法于不顾,已是自绝于皇位,父皇……不该是欣喜若狂,该着手准备,如何为三弟在朝堂中铺垫造势了么?”
自萦州归京,着手于南地官制改革也好,着手推行新盐政也好,将朝中那些个蠡虫淘洗一遍也好,伴随着的,终归是朝中几方势力的角逐,少不得有那些个人借此之力,于朝堂之上排除异己。
于是撕起来,就成了一场混战,垂死挣扎的,姻亲相隐的,被动了利益的,支持改制推崇新盐法的,还有纯粹便是为了打压政敌,借此晋身的……
元初一朝,皇帝对朝堂的把控并不如景升帝那般驾轻就熟,君臣之间又无多少情谊,就连朱氏一族,如今也更多以秦峥为首。
往上,有年岁相当,虎视眈眈的兄弟。
往下,却是在朝中兢兢业业数十年之久的朝臣,于朝堂之上更是久于经营。
再往内,却还有一个与他极为不睦,偏身上却压着无数功绩的儿子。
——早在景升一朝,朝中便风闻景升帝隐有欲立皇太孙之意。
此间种种,如今元初帝登基不过三年,人已将将初显老态,而似是景升帝那般,弱冠登基,在皇位上一坐,便坐了近五十年之久的皇帝,古往今来,又能有几个?
换句话说,他这个皇帝,当真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坐到大限之年么?
秦峥将元初帝的神色变换看在眼里,唇边泛起些许凉薄讥嘲:
自他从南地归来,元初帝对他在朝中种种所为,态度都极为暧昧,不支持,不反对,却也任由孙氏一族在朝为官的一干人等搅乱浑水,甚至暗中有所扶持——孙氏,便是秦王秦嶂之外家。
秦峥将景升帝所赐的那柄尚方天子剑双手举起,与眉眼同高,自下而上去看元初帝的那张脸:
“如今南地谎报汛情骗取国库赈银一案与盐政之事已已,皇爷爷先前所赐尚方天子剑,也该归还于父皇所有,毕竟此乃天子佩剑,儿臣拿着不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