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罢了,小孩子要听就听吧,反正也做不到。
古往今来,有几个能算得上重大贡献呢?
在他的记忆力,就只有那么一位。
衙门里的粮官祖上出了一个能人,改进了糙米的育种,提高了糙米的产量。
也就是小小提升了几十斤的样子。
就这,皇帝直接下令免了他们家三代的赋税。
不种地是不可能的,不仅要种地,还要种更多的地。
有了基数,才能开展育种计划。
最后,在书吏和衙役惊讶的目光下,李春花拿出了2两散碎银子,补齐了李家欠的赋税。
交完了税,她开始谋划着种更多的地。
反正也免不了,那就多种点。
除了自家拥有的两块良田外,她又额外买了十余亩地。
去办手续的时候,她一律以自己舅舅为他们姐弟置产业的名义,把所有的田地登记在了小弟的名下。
她的动作被有心人看在眼里,纷纷猜测她那个舅舅是不是某个富商。
刘嫂子的丈夫正在打一把适合小孩用的小型猎刀,这是李春花昨天过来定制的,叫用好材料,务必轻便锋利些。
估摸着是想去山里找找生意。
旁边的竹筐里,还摆着几把像模像样的弓箭,都是村民这些天来定的。
野猪这笔横财,实实在在刺激到了大家,最近上山的人明显多了起来,但是遇到野猪群的运气却不是人人都有。
刘嫂子一边做饭,一边和几个孩子絮叨。
“你们有空就去找李家姐弟几个玩儿,别整天疯跑”
“梅花,你不是和李小妹是好朋友吗,怎么不去找她玩儿?”
刘家的几个孩子正围在院子里摘红灯笼,对刘嫂子的话是左耳朵进,右耳出。
哼,他们辛辛苦苦摘的红灯笼,换来的钱都被刘嫂子搜走了,一块糖都不给买。
几个孩子怨气颇大,但是丝毫不敢耽搁手上的活计。
刘老大冷哼一声:“人家李小弟的有的是零嘴,我们去了岂不是像叫花子”
对于吃喝,李春花从不吝啬,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缺什么都不能缺吃的。
她买了各色的干果和零嘴,并保证每天吃一顿肉。
营养跟上了,两个小的明显圆了一圈。
之前看着呆呆傻傻的,现在也机灵不少。
说到这个,村子里其他的小孩都羡慕死了李家姐弟。
刘嫂子听不得这个话,操着锅铲就要打,院子里鸡飞狗跳的。
这时候,隔壁的张寡妇慌里慌张闯了进来,进门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她哆嗦着嘴唇子,半响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刘嫂子放下锅铲,赶紧上前:“张家媳妇,你这是怎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