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就连许季陵都沉默了。
没办法,这位就是纯粹的文科生,税法问题,他不懂。
萧景曜摆事实讲道理列的那一堆图表数据,文科生们光是看一眼都觉得晕得慌,而后又庆幸还好自己考科举考得早。现在新学也纳入了科举考试范畴,想想都同情现在的读书人。
遭老罪了!
永嘉帝本来都做好准备要和朝臣们来上一场激烈的争辩的。反正他觉得小伙伴非常靠谱,这事儿十分可行。早就打定主意,哪怕朝臣们反对得再激烈,他都要力挺萧景曜。就算改税法失败了,那也只是闵州一个州而已,朝廷兜得住,日后再改回来便是。更何况,永嘉帝直觉这法子可行。别以为他不知道,收税是官吏们最容易动手脚的地方,这帮人巧立名目收的东西多了去了,有贪心的,甚至在百姓们身上收了两倍的赋税。一份归朝廷,一份归他们自己。
不就是仗着百姓们不懂朝政,也不懂税法,这才折腾出各种名目让百姓们多交税吗?
统一折算成银子,百姓们的赋税都是能算得出来的,到时候再往《大齐日报》上一登,各种赋税怎么折算,简单的加减法,百姓们自己总会算,不至于不知道自己被官吏给盘剥了。
到时候,永嘉帝就可以名正言顺收拾这一波胆敢冒头的贪官污吏。
永嘉帝磨刀霍霍,想到贪官污吏就觉得自己的大刀已经要收不住了。再看萧景曜提议的改赋税制度,更是觉得果然还是小伙伴贴心,知道各地的贪官污吏又冒头了,又想了个好办法。
这些国之蠹虫,怎么就杀不干净?杀完一茬还有一茬,简直就是要钱不要命!
永嘉帝气鼓鼓。
不过永嘉帝也知道改一样东西,定然会受到不小的阻力。毕竟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用的好好的,还用了那么久,已经证实这个法子是可靠的。要是贸然改了,出问题怎么办?永嘉帝决定站在萧景曜这边后,就已经做好了面对疾风的准备。但现在,永嘉帝看着陷入沉默的朝臣们,自己也沉默了。自己都准备舌战群臣了,结果就这?
亏自己还准备了好几轮腹稿,真是准备了个寂寞。
永嘉帝飞快地弯了弯嘴角,迅速拍板,“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朝臣们唯有苦笑,这就是他们不想当出头鸟做坏人的另一个原因啊。天杀的萧景曜,早就将陛下笼络过去了,人家可是少年时期的交情,多次监国培养出来的默契,和萧景曜比起来,他们算什么小虾米?
永嘉帝还是福王时,是什么性子,老臣们一清二楚。他想护着萧景曜,真犯起混来,谁扛得住?已经躺进皇陵的先皇都扛不住。因为先皇会和永嘉帝站在统一战线,一起支持萧景曜!
天杀的萧景曜,还好你是个能臣啊!
朝臣们都不敢想,万一萧景曜是个奸佞小人,现在的大齐会是什么惨淡的模样。
凭永嘉帝对萧景曜的信任,萧景曜岂不是一忽悠一个准?
萧景曜要是能知道官员们这些奇奇怪怪的担心,估计都要摇头叹气,然后对着永嘉帝指指点点。这皇帝当的,还没有消除当年给大家留下的不靠谱的印象啊。朝臣们还真将永嘉帝当成当年那个不靠谱的福王呢,哪怕永嘉帝先前当太子时多次监国,也没能将先前那个不靠谱的印象彻底从朝臣们心里抹去。
谁让当时正宁帝还在呢?有爹护着的孩子,就是格外有底气,也会是旁人眼中还没长大的孩子。
尤其是皇家。
当初正宁帝哪怕身体不好彻底放权给还是太子的永嘉帝,在朝臣们心里,敬畏的还是正宁帝。
那是正宁帝为帝二十多年的睿智和宽仁赢得的朝臣们的真心爱戴。
刚刚登基的永嘉帝,显然还差得远。
永嘉帝也不灰心,他并不觉得他会做不好这个皇帝。或者说,正宁帝给足了他安全感,在他监国的时候,正宁帝对他也多有夸赞,手把手地教他怎么处理朝政,只要他有些微的进步,正宁帝都会向他投来欣慰的目光,顺便夸夸夸。
现在永嘉帝自信得很,你们还在怀疑朕,朕对自己可有信心了!父皇都说朕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皇帝,你们的怀疑对朕而言根本没用!
自信心爆棚的家伙,就是这么耿直。
萧景曜不知道朝堂上还有这么一出,永嘉帝对他的信任更是让百官们酸气冲天。哪怕萧景曜知道,心情也不会有任何波动。还有心情计较这些事情,肯定是手里的活还不够多,必须让他们干更多的活,还不多给俸禄!
朝廷的回复来得很快,萧景曜也不意外自己的提议会通过。说穿了只是拿闵州试点而已,既然朝廷开了海禁,临海的地方又不止闵州,其他州也有临海的,为什么不能也跟着建港口?
福安港口那一波操作,大臣们都从萧景曜这里学了一手。现成的空手套白狼的经验就在那里,谁不用谁傻。相应的,萧景曜还想继续改一点点赋税制度,大家也会默认让他先走这一步。
指不定他们跟着建完港口后,也会碰上类似的情况呢?不就又能抄作业了?
抄大佬的作业,快乐!
已经开始选港口位置的总督们笑得见牙不见眼,踩着前人的经验行走真是太爽了,这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啊!
福安港口的商税,有心人略微一算就知道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进账。闵州百姓的变化,官员们也是看在眼里的。说到底占了最大好处的还是福安县。也正是因为如此,有意建港口的州,为了港口的位置,辖内的县都快打起来了。
看看福安县百姓现在过得是什么神仙日子,这一步可是关系到大家以及子孙后代们的生活水平,坚决不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