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萧家最拥挤的区域就是灶间。
女眷们在赶制最后一点苕皮,寒酥做完了脱水蔬菜的第一道工序,便跟萧容一人拖了一辆木橇车去白水河捞鱼、捡树柴。
他们要在出发之前把叶氏和谨哥儿的生计全部安排好才成。
大宁朝百废待兴,许多法律都暂时沿革了前朝,比如伐木规。私家林木不能伐、桑、榆、枣等经济林木不能伐、官林不能伐、春夏不能伐、边境、河边林木不能伐等等。
好在长虚山、尤其白水村一带没占到其中几项。
一是因为气温低,经济类林木压根也活不久;二是柴林基本都集中在府城的另一侧,樵夫们砍柴方便进城卖。倘若城里的谁想来长虚山砍柴私用,那纯属吃饱了没事干,毕竟车资都比柴资贵。
所以白水村村民们柴火是够用的,甚至不用砍,四季因大风或大雪、大雨倒塌的树都有不少,直接拖下来便是。
砍柴捞鱼自然用不上苏榛,她便安心留在家里,先在纸上画了帽子、护踝和护腿的图样儿交给了舒娘和山梅、又亲自选好了碎皮毛的配色,便暂时可以“功成身退”,去准备其它的。
之前寒酥晾的那批已经干了,苏榛便把它们分别切成适合的条、块、丝。再煮了水,把根茎类的菜丢进去烫了片刻杀青和杀菌,叶菜则跳过此步骤。
杀好菌的再泡进冰水里冲淋,这步能让菜干不会一碰就碎。最后依旧是见缝插针的摆,摊在灶台旁的黄泥壁上烘干。
叶氏对苏榛做事的麻利早已看习惯了,春娘则默默感慨苏榛整个人像个陀螺。但做每一步都有章程、条理,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每样儿都严丝合缝儿,一点儿不耽搁时间。
菜都烘上,苏榛便坐下来休息会儿,也能瞧瞧苕皮的程度。
春娘也终于抓紧了机会问:“榛娘,这苕皮能加到围猎的备粮里不?可是太好吃了,尤其那辣汁,吃完身子都暖的,爷们儿进山要是也能吃上多好。”
苏榛想了想,摇了摇头,“小春姐,今年可能不大合适。”
旁人都管春娘叫嫂子或大江家的,唯独苏榛叫她本名,这是小事,但也让春娘心里莫名的舒服。
“是太贵?”叶氏也好奇。
“不贵,但一来是太重,二来……鱼面已经归咱家做了,倘若连苕皮也做了,旁人会觉得咱家跟乔里正关系好私活儿,最后不止是咱家吃力不讨好,还让里正也为难。
叶氏和春娘恍然大悟,是这么个理儿,人心难测,做人一味替别人考虑反而会适得其反。
春娘啧啧感叹:“想你这么小的年岁,咋懂得这么多道理。”
“看书,书上写的。”苏榛现在把对她的所有夸赞一概归为看书,不然呢?总不能告诉大家她来自千年后且二十五了……
女眷们正一边做事一边聊,乔里正又来了一趟,带了三百文的食材费,多退少补,总归是不能让萧家做事还垫钱。
苏榛乐呵呵的收下了,这钱她拿得踏实。
自打来了白水村,萧家人吃的咸菜都是成树娘子做的。
味道虽是不错,以酱香为主,但对于喜欢酸辣的苏榛来说不够“过瘾”。眼下刚好食材也够,她准备腌一批简易的泡菜,一部分带上山,一部分留在家里给叶氏和谨哥儿佐餐吃。
做泡菜的时候她也没刻意躲着做,因为发现春娘十分有“边界感”,但凡察觉到苏榛要做新东西了,立刻埋头干活儿,眼睛绝不会偷瞄。
苏榛做泡菜暂时只用了白芦菔。芦菔切成小手指粗细的条儿,加入糖、花椒、酒、醋、生姜、蒜以及最关键的“秘料”辛辣料:食茱萸、扶留、黄芥子。
东西常见,但调兑比例得自己琢磨。
经过多次尝试,她已经在这个没有辣椒的时代调出了九成近似的味道,知足了。
这种泡菜泡上一天即可食用,但如果想真的入味好吃,一周就行。
苏榛忙完了才想坐下来,就见外头又开始飘起雪花儿,便赶紧又跟叶氏和春娘去把晒在屋后的苕粉往屋收,一来一往又耽搁时间又麻烦。
叶氏也犯愁:“榛娘,苕皮倒还好,反正也快做完了。但后面几天村民们的鱼啊面啊全送来,咱家往哪儿搁啊?放屋里会坏,放外头又是雪又是泥的,而且会不会招野兽?要不要多做些冰箱?”
春娘也有这方面的担心,“大的野兽这几年倒是没下过山,但野猪啊、狼啊,是偶尔会有的。”
苏榛想了想,先否定了冰箱计划,因为每家的鱼量都是几十斤,做冰箱得做多少个?全摆在屋外,一开门儿整整齐齐跟墓地似的……
想想都可怕,自己绝对不想跟殡葬有关了。
索性提议:“要不,咱们建个仓库吧。”
叶氏怔了下,有些为难:“咱家连盖墙的银子都没凑够,而且时间也来不及啊?”
苏榛摇了摇头,“不用银子,但需要些人手去白水河拖冰。咱用冰雪盖,简单点儿的一两天就做完了!”
春娘便问:“拖冰?大江可以,如果不特别重的话,我儿也行,要不要我去喊他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