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小说网

芊芊小说网>四合院之我是猎人王向东全文免费阅读 > 第734章 是吃不起啊(第1页)

第734章 是吃不起啊(第1页)

“王科长,等等我,我得陪着你去,要不然你搞不清楚我们村的河段,会跟隔壁村闹矛盾的。”老村长连忙跟了出去。

“哦,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啊,那好,村长你来带路吧。”

这两年大旱,水源最是紧缺,为抢水而起争端是常有的事,所以王向东当然要注意了,依着老村长的指引,开车来到通惠河北岸的一处闸口附近,可以明显的看到这里的河道有较大的落差。

“通惠河上以前总共有二十四道闸口,两个闸口之间大约有几里长,现在都已经看不到原样了,只能在岸边找到一些遗址,现在的通惠河也只能起灌溉的作用了。”老村长指着水流最大的地方说道。

“村长,您给介绍一下这通惠河吧,让我也长长见识。”王向东递上大前门烟说道,老村长一辈子生活在通惠河边,肯定有很多的故事了。

这一下就打开了老村长的话茬,他饶有兴趣的说起了通惠河的由来。

在元朝时期,南自余杭,北至津市,大运河基本贯通南北,从此,源源不断的物资从南方通过水路“漂”到了通州,加上从津门海路运来的数量不菲的漕粮,所有货物都统统堆积到了通州。

可从通州还得走4o余里旱路才能进京,那可是数百万担的物资,要占用大量的畜力、人力,如遇雨季,道路泥泞、运输效率更为低下。

所以当时的水利专家郭守敬提出了修建通惠河的规划,总体建议是扩大上源,引白浮瓮山河入积水潭,经玉河南折,接闸河,打通大都城“海子”和通州白河的水路交通。

通惠河修建工程全线竣工后,漕船就可以从三千里之外的余杭直达京城的“海子”(现积水潭)码头。

那时的“海子”堪称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漕船密密麻麻几乎遮蔽了整个“海子”的水面。

从上都归来的忽必烈,看到如此盛况,大喜过望,命名这条人工河道为“通惠河”。

梯航式闸坝,就是当年郭守敬明兴建的,通惠河上下游所处的地势高低相差较大,水源又不太充足,所以必须在河道上设闸储水,提高水位,以便船行。

运粮船是逆水行舟,每进闸门后要关闭闸门进行蓄水,等水位升至与上闸水位相平时,前行进入上一闸,整条通惠河共设置了二十四道闸门,漕船入京都是这样行船的。

之后的两朝也在扩大上源、修闸、建坝,多次整治通惠河,后面还封了“海子”,大运河运输来的物资,一般只能运到东便门外的大通桥码头,改用其他运输工具运往京城各处。

再后来因现代海运和公路铁路的兴起,漕运日衰,到二十世纪初,贡粮改征纹银,通惠河漕运遂中止,并逐渐成为京城的排水河道。

民国以来通惠河还是京城的旅游行船的河道,最著名的是东便门至二闸“泛舟”,成为当时老京城人最向往的游乐场所。

因通惠河上游自然水源不足,又因城内故道被圈入宫墙内,故沿河重建了五闸二坝截水以便船行,五闸依次是:大通河(头闸)、通惠河(二闸)、高碑店闸、花闸、普济闸。其中头、二闸间水流清彻,河面宽阔,两岸垂柳舒杨,岸边是广阔的农田,村舍三五座点缀其间,风景倒是挺好的。

解放后咱们政府对通惠河也进行多次治理,挥了它对京东这片农业基地灌溉的作用,也部分恢复了河道航运的功能。

“我们这段河道属于花闸段,水流平稳,以前都是挑水浇灌农田的,现在打了好多的水井,方便多了,水质也好多了。”

“现在水位也下降了不少,王科长,你看就在这闸口附近能下网不?”老村长指着前方问道。

“河面倒也挺宽的,我试试看,或许这一带就有鱼儿了。”

于是王向东就在闸口下方的河面撒了几网,专门挑红点聚集的位置下网,每一网上来都有好几条,多的有十几条,看得老村长眼皮子直跳,果真是撞大运了,这要是天天都有这么多鱼儿,那得好好盘算一下怎么处理了。

“村长,这河里的鱼儿挺多的,你们怎么就不去抓来改善伙食啊?”王向东帮着一起把鱼儿往麻袋里装,每条都有三五斤,大的能有七八斤重,主要还是鲤鱼和鲇鱼。

“王科长,不是我们不想吃鱼,是吃不起啊。”老村长感叹道。

这年头的农村真的是十分穷困,生活条件是很差的,缺吃少穿的,农民肚子里最缺乏的就是油水和肉食,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干的都是体力活,当然想吃肉食了。

人都吃不饱就别提养猪了,即便有养猪也是很难完成任务猪的指标,再说这一带地势低平,没有多少猪草可打,总不能种菜喂猪吧。

农家养几只鸡也是为了多存几个鸡蛋拿去换家用的,不会生蛋了也舍不得杀了吃,还是进城卖了换钱,所以一年到头真就过年时能吃上一顿肉馅饺子,平时要是看到肉真会两眼冒绿光啊。

鱼肉也是肉啊,河里少不了鱼儿,那怎么就不去抓来改善一下伙食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是由于抓鱼是个体力活,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去抓鱼啊,平时忙着农活,即便是农闲时也不想把体力浪费到下河抓鱼上,抓不到还丢脸呢,而且农村人普遍认为捕鱼抓虾是游手好闲的人干的,正经人可不去做这事。

二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工具,渔网可贵着呢,农民一年到头靠工分拿不到几个钱,都舍不得花钱去买渔网鱼线,钓鱼?那是城里吃定量粮的人才有的闲情雅致,农民每天都得为一日三餐奔波着愁着呢。

三是河鱼的土腥味太重,农家除了盐巴外几乎没有啥调味料,食用油更是紧缺,所以就算抓到鱼儿也做不出好吃的,而且吃鱼既不解馋又不压饿,感觉太不划算了。

所以能下河捕鱼抓虾的都是那帮小屁孩,而且也只有在暑假期间去玩耍时干的事,抓到鱼儿还不敢拿回家,怕被大人打屁股,只能在河边烤着充饥解馋了。(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