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小说网

芊芊小说网>古人都在刷视频 > 第36章 古代翻译(第1页)

第36章 古代翻译(第1页)

【你有没有想过,自古不同文明间的语言并不相通,那么第一个懂得两种语言的翻译是如何诞生的呢?】“阿巴,阿巴。”挨了一顿打,鼻青脸肿的二狗又开始作怪,手舞足蹈示意二叔猜一下自己说的是什么。李二叔:“猜你奶奶的腿。”,捡起泥块就朝二狗扔了过去。……[爸妈的语言不一样,儿子生下来天生就是翻译官。][生个孩子,这边待一年,那边待一年,自然就会两种语言。]……【从周朝四方宾服到汉代挥师西域,从唐代玄奘取经到明朝郑和远洋,中华文明的触手几千年来从未固守于已知的东亚版权之中,那老祖宗们最开始是咋跟外国人交流的呢?】【自打周朝开始甚至更早之前,东西南北四方边境的异族语言跟中原都是不同的,那么如何给这些化外之民传达周天子的命令呢?这些地区想要朝贡又如何跟周天子表忠心说好话呢?于是翻译这个职业就诞生了。“《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日寄,南方日象,西方日狄鞮,北方日译。”掌管东边民族翻译事务的叫寄,管南方的叫象,管西方的叫狄鞮,管北方的叫译。这些人有一个统称的官职叫做“象胥”。象:指通晓难以语言的人。胥:指有才能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翻译官。后来中原扩张,东边南边相继纳入版图开始接受汉语熏陶,主要语言上也就慢慢只剩下方言的差距,故而这几个地区的翻译就不那么重要了。不过由于北方匈奴的军事威胁一直存在,包括北上河西走廊可直通西域诸国,所以外邦交流的主要口径就剩北方一个口子,专指北方语言沟通的“译”就成为了专指。后来翻译佛经的人把翻和译连在一起才有今天的翻译二字。《后汉书·南蛮传》记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氏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就是说周公辅政的时候,如今越南的地儿有个越裳国为表忠心给周天子进贡了白毛鸡,可是语言不通,所以就要三象重译,也就是多次翻译。】……[白毛鸡是啥?][就是白毛鸡,谜底就在谜面上。][可能是孔雀吧。]……【周天子在今天的陕西,越裳国在今天的越南,要想能够沟通,没有陕西和越南的直接对口翻译人才就得多重转述。大概就是先通过越裳国的人把话转述给一个广西人,广西人再转述给一个浙江人。浙江人再转到河南人,河南人再转陕西,毕竟相邻地区的语言至少是具有一定的辨识度的。】……[你这绕远了啊,直接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就到河南了。][浙江要是转到温州就完蛋了。]……【那这种多重转述后的准确性能有多高呢?想必很差。这还只是南北方的语言差异,但同为南方,难道就能听懂了?回答:也听不懂。当年楚国的鄂君“子皙”坐船在湖上玩,撑船的船夫是个越人。相当于今天一个浙江人碰见了一个湖北人,越人船夫估计是没见过鄂君这样的大帅哥,于是就用粤语对着鄂君唱了一首歌。当时的粤语被中原人称之为“鴃舍鸟语”,就是说一个字也听不懂,像鸟叫似的。越人的歌声给鄂君听愣了,心说这人朝我呱唧呱唧说了个啥。】……[他说他是岛民。]……【还好旁边有翻译,翻译过来就是如今大家熟知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塞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背背山的单相思。][啊?是这意思?][所以啊,千万不要拿去送给女朋友。][本质上是男对男的表达喜爱。][越人船夫是不是姓刘?][两汉皇帝都好男色,说不定有可能。]刘邦:朕没有!刘恒:朕肯定没有!刘启:朕应该没有!刘彻:朕……有……。莫名被撞飞的还有季汉刘备,张飞关羽悄悄挪动屁股远离大哥。“大哥最爱抵足而眠,该不会真的……”刘备看着不动如山的诸葛亮,一把握住他的双手说道:“孔明懂我,我真的不好男色啊……”“主公,我信你,信你啊。”“但你先把手放开,好不好。”……【中心思想就是:我喜欢你,你造吗?虽然对面是个男子,但鄂君毕竟是从浪漫的楚国来的,听船夫都这么说了,那是能见外的人吗?上去就给他一个大拥抱,然后把绣被盖在了他的身上,后续两位发生了什么故事,那咱们就不得而知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鄂君绣被的故事流传后世,越人歌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篇的翻译诗歌。秦朝统一之后,三公九卿之中掌管蛮夷民族事务的就是典客,后来汉武帝把名给改成了大鸿胪,此后历代沿用,比如我们常听到的唐代的鸿胪寺卿,官方翻译人才,译官、译令都储备在这。】【那第一个翻译是如何诞生的呢?】【其实不同文明之间是存在文明缓冲地带的,并不是完全相互阻隔毫无交流的,语言的差异也是随着距离而缓慢递变的。在两种文明的边缘地带,人们长期接触,相互影响,渗透,久而久之就慢慢形成了联系,正是这些过渡地带,成为了文明间传播的最好纽带。好比两省交界地的一个村子,两边的人他都认识,都可以与之交流,他的语言习惯也一定是受两边影响的,历史上最早的翻译人才也大都出自这种地区。】【汉代是翻译活跃的大舞台,翻译的用途无非三类,战争、商业、宗教传播。大汉北击匈奴深入西域,36国各种语言在一起都乱套了。不论是宣战还是谈判,没有翻译能行吗?凭啥霍去病一出征就能直捣匈奴老巢,而飞将军李广一出门就得迷路呢?】……霍去病抱着姨夫就不松开,撒娇卖萌说道:“姨夫,你看我直捣匈奴老巢。”“海军的事,换个人去呗?”殿下李广不可置信的自问自答:“飞将军是我?”“迷路的也是我?”“出门就迷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霍去病身边有带路党,手下投降的匈奴人既能充当向导,又能帮忙翻译,包括张骞出西域一路通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配了一个匈奴翻译叫甘夫,后来张骞被困在匈奴,跟匈奴人结婚生子,生下来的混血二代从小就在两种语言熏陶下,自然就能掌握多种语言,后世很多佛经翻译大家都是混血,包括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也是混血。】跳着胡旋舞的安禄山:……,我还没想发动来着。李隆基:“拿下!”从拿下到人首分离,安禄山走的很快很祥和。【我们认知中的安禄山的形象就跟猪八戒似的,但史书上记载:安禄山通六国语言,放在今天妥妥的学霸型翻译人才,这其实就跟他的血统和生长环境有关。安禄山的安姓是唐代西域粟特人的昭武九姓之一,粟特人活跃的区域就在今天的一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个斯坦那个斯坦一带。这些西域外邦人都是因为丝绸之路做生意而来慢慢融入大唐,融入大唐得有汉族姓氏,就以国名为姓。康国的就姓康,米国的就姓米,石国的就姓石,安息国来的,那就姓安,这就是昭武九姓的来源。其实安禄山亲爹姓康,后来他妈改嫁了,他跟着继父才改姓的安。由于打小生长在大唐地界,那片周围又有契丹人,打小生长环境中至少就得有会粟特与突厥语、汉语和契丹语,再加上西亚贸易往来,波斯与阿拉伯语也耳濡目染。所以安禄山最初的工作就是互市牙郎,别人做买卖他在中间翻译串话,战争迁徙、商业贸易都是翻译的用武之地。】【东汉佛教传入,众多梵文典籍可有的忙了,中国古代翻译史的真正高潮即将因佛教而拉开帷幕。首先是东汉末年来到中国的安世高,安世高本为安息国王子,以安为姓,名清,字世高,今天的安姓后人都尊安世高为安姓始祖。安石高的重要贡献就是将佛教典籍首次翻译成了汉语,先后翻译经书30余部,是真正的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翻译。再往后有一个天降猛人登场:鸠摩罗什,混血儿,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龟兹公主。当年大秦天王苻坚大帝发兵数万讨伐西域目的就是为了把他给搞到手。我们熟悉的金刚经:“一切有违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无电,应作如是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他翻译的。不光如此,我们今天汉语中用到的无数成语词语都从他这儿来的。“世界、未来、涅盘、苦海、智慧、自在、烦恼、平等、大千世界、一尘不染、想入非非、心心相印、回光返照、皆大欢喜、镜花水月、不可思议”等词语皆出于他。鸠摩罗什是不幸的,从远方家乡的战乱中被迫来到华夏大地最乱的时代——五胡十六国时期。他又是幸运的,顶尖智慧的人可以顺时局而变。他想:“既然不得不离开故土,那正好可以去东方传播佛法。”从吕光的后凉到姚兴的后秦,鸠摩罗什在享受无上荣光的同时用尽全部的精力去翻译佛经,华夏文明极为重要的一扇大门正在被他以千钧之力化作鸿毛一点而悄然推动。而他一生的破戒经历,也每每成为圣僧光环背后的谈资。当年前秦的军队征服龟兹,面对龟兹百姓心中的精神领袖鸠摩罗什,前秦军队让其一次次当众出丑,为了打破鸠摩罗什的神圣光环,逼迫被灌醉的鸠摩罗什与其一丝不挂的表妹同处一室,鸠摩罗什最终破戒。,!这段故事后来被金庸改编进了天龙八部中,段誉和木婉清的故事和虚竹和西夏公主在冰窟中都是这一个模板。而鸠摩罗什破戒的经历还远未结束,后秦的姚兴直接给鸠摩罗什身边安排了十个女子,后来还生了孩子,这成为了鸠摩罗什的人生污点。可他自己说:“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者误取臭泥。”意思是让大家别看他这个人,要看他弘扬的佛法。鸠摩罗什之后,有请孙悟空的师傅唐玄奘登场。当初玄奘取经其实是偷渡出去的,李世民当时没批准,他自己就跑了,好在最终满载而归。大唐中央也就不追究偷渡这回事了。】……李世民:朕没批准?这事到不了朕的桌案上吧,下面人干的吧。……【在取经之前大唐也有不少的西域僧人,玄奘留学之前可以得到很好的出国前语言教育,至少梵语水平绝对是没得说的。一路上跟沿途国家边走边学语言,何况大唐威名远播,在当时汉语至少也算是通用语言,再不济就只能手语连猜加比划了。玄奘到了天竺又苦修数年,但他取经用了17年,回国后翻译佛经却用了19年。【翻译经文的地方就是今天陕西的地标建筑大慈恩寺。】……[陕西人:烂怂大雁塔。]……【玄奘归国后翻译经书的19年间,三更暂眠五更复起,翻译经书的同时还完成了游记《大唐西域记》,由此才有了后来的西游记。当初李世民一看《大唐西域记》表示:写的很好,西域诸国记载非常详细,发给国防部即刻起名,于是乎大唐版图继续扩张。】……[玄奘:这是游记。武将:这是功绩。李世民:这是政绩。][玄奘出去的时候得到高昌国王礼遇,回国的时候高昌没了,是大唐地界。][玄奘要是走的晚点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后来那一片统称西域都护府。][你们说李世民是不是偷偷给玄奘安排任务了?]……【玄奘翻译完佛经后的一个月就圆寂了,与鸠摩罗什一样似乎一生的使命就是要完成这么一件震古烁今的大事业,等任务完成生命也就就此凋零了,由佛教掀起的翻译运动从汉晋开始至隋唐为鼎盛,再到宋代逐渐没落。而到了明朝本身,前代元朝就是个多民族混杂的政权且重视远洋贸易。各民族语言翻译应用,那是愈加广泛。郑和下西洋随行的翻译就有马欢、哈三、郭崇礼等人。这几位不光懂得阿拉伯与波斯语,还是大清真寺的掌教,下西洋的时沿途有很多的穆斯林国家,这一聊上天不就亲密无间了吗?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到了东非沿岸当地说的是斯瓦迪亚语,大明船队里都不会说怎么办?船队里不是有会阿拉伯语的吗,当地说斯瓦迪亚语的人里又有会阿拉伯语的,就这样通过多重翻译来沟通一下。到了明末,西方的耶稣教会开始与中国士大夫之间产生频繁的交流,比如意大利人利玛窦和明朝的徐光启一起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佛教之后,西方文化该靠西方传教士来架起桥梁,最早的《葡汉词典》、《英汉词典》也在此时诞生。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逼得中国人不得不开眼看世界了。如何看世界呢?西学东渐得靠翻译,比如严复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文字在当时的昏聩时局中振聋发聩。严复提出了翻译的三准则“信达雅”。信:准确无误忠于原文。达:通顺表达没有语病。雅:优美典雅生动自然。严复将“哲学”翻译为理学,“论法的精神”翻译为“法意”,“论自由”翻译为“群权界论”。不过最有名的翻译词汇还得是他翻译的逻辑二字。或许信达雅的标准界限太高,日常翻译难以兼顾,尤其是最后一个标准,何为雅更是模糊。于是后来的学者们也都有了自己的翻译理论,比如鲁迅先生就主张以信为准,以顺为辅,内容精准可信的同时要平顺通顺。傅雷先生更是提出了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新标准,翻译的艺术在于形神兼备。】……[我精通白话,客家话,普通话,还略懂英语,因学习电影会几句日语,泰语。][最难的翻译是中译中,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不要怀疑,英文很多都是从古汉语翻过去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现代英语,比如fly源自“飞”,give源自“给”,strong源自“壮”,long源自“长”。]:()刷视频:震惊古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