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的次日早上,邵嘉哲又会在十点左右给她发微信,问她是否一起吃早餐。
每天简短的会面,就像“到点打卡”。
苏晓智时不时偷听一耳朵,两人说话几乎是就事论事,没有其他废话,三到五分钟便完事。
他不明白,围绕那款不痛不痒的小游戏,两人竟然可以不计前嫌地“共事”。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一天天地在密谋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业。
后台数据已经揭示这款小游戏的商业价值寥寥。
在新游戏层出不穷的游戏市场上,“孤胆英雄”渐渐变成鸡肋般的存在。苏语乔和邵嘉珩却都对此心照不宣。
苏语乔没有提醒邵嘉哲“适时放弃”,默许了每日如打卡般的见面。
习惯的力量往往超乎想象。当某种习惯悄然形成时,就算想改也没那么容易了。
她知道“邵嘉珩”有别的正经工作,开发这个小游戏可能和他的兴趣爱好有关。于她而言,这也是她“偿债”的通道。如此一想,“孤胆英雄”对于两人的关系似乎就有了额外的意义。
-
虽然“孤胆英雄”没能爆,苏语乔却真心觉得这小游戏设计得挺妙。
玩到100关以后,需要动用更多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考才能通关,而拼手速打怪只是辅助技能。这样的调性就使得“孤胆英雄”超出了休闲小游戏的范畴,更像是做智力题。
动脑可以让苏语乔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但显然她不能代表一般玩家。
通常大众玩游戏是为了放松,而不是为了烧脑,更不会把烧脑当放松。而“孤胆英雄”似乎不是为大众玩家开发的,所以才没有那么受欢迎。
苏语乔有些疑惑,邵嘉哲显然明白这一点,但他为什么不打算改?但是,她也没问。
有天晚上,邵嘉哲给她发了个后台数据截图:“能玩到200关以后的人,现在不足20个,你是其中之一。”
苏语乔回复:“我好像变成这个游戏的死忠粉了。”
“为什么?”
“这游戏好像就是给我量身定做的。”
“你想多了。”
“是吗?这游戏不就是给数学好、思维反应快的人玩的吗?”苏语乔反问。
“如果我说开发出来是自娱自乐呢?”邵嘉哲嘴角不自觉上扬起来。
“PK?”苏语乔讪讪。
“来。”邵嘉哲回复。
“等着。”
邵嘉哲给“孤胆英雄”开发了一个PK模式,可以邀请微信好友进行PK。由系统随机选取一关,好友同时PK,闯关成功耗时最短者获胜,得分可以累积。
不过玩这个模式的人不多,鲜有人没事约上朋友主动比赛烧脑。在这一点上,他们两人的脑回路可能都不太正常,苏语乔心想。
一起玩游戏好像是个增进熟悉感的途径。不过苏语乔很清楚,他们对彼此的了解其实算不上多,只是颇有默契地保持着极有边界感的相处模式。
-
苏语乔的梦没有再往更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她也越来越习惯某人梦里梦外浅淡的笑容了。
他的笑容真说不上温暖,但似乎有着某种沉静和坚定的气度。
好像一片海,你可以说它冷酷无情,也可以说它包容并蓄。它就静静在那里,潮涨潮落,生生不息。那双瞳色幽邃的眼眸,存在感越来越难以磨灭。
也许对“邵嘉珩”的毒性免疫以后,苏语乔就成了温水里的那只青蛙。她有时会因为想到他很快要出国而焦虑,有时又觉得不应该杞人忧天,一切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