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第131章请太上皇升天
nbsp;nbsp;nbsp;nbsp;在太上皇的强势命令下,殿中除了弃明投暗的大臣以外,所有人都被侍卫禁军一股脑捆缚起来。看架势,太上皇赵佶这回真的要反的彻彻底底,连世家勋贵们也不放过。
nbsp;nbsp;nbsp;nbsp;如此魄力,不由叫人仿佛见到了当年挥斥方遒指导军队联金灭辽时的赵佶,想不到躺在轮椅里头被大孝子康王推着走的他身残志坚,竟是当年意气风发、雄心万丈的赵佶竟又回来了。何矯几人三步并作两步从群臣末端跑上来,与有荣焉地围在太上皇身侧兴奋地恭维起来。
nbsp;nbsp;nbsp;nbsp;何矯:“武德帝姬无河图而承天命,继国却不守文,以阴乘阳之上,德寡于天地,遗祸子孙,传祚至亡。幸而太上皇您拨乱反正,挽我大宋之倾危,可称仁君啊。”
nbsp;nbsp;nbsp;nbsp;梅执礼:“岂止?如今寰宇内外,我大宋甲兵强锐,风行万里,四方皆来交好,百年失地尽复,如此功绩,理应称为中兴之君。”
nbsp;nbsp;nbsp;nbsp;“对对对,太上皇圣哲乘机,救国朝于危溺,八柱倾而复正,思维驰而更张。功绩可比汉之光武、唐之宪宗。中兴之治必留名青史。”
nbsp;nbsp;nbsp;nbsp;几人口若悬河将赵佶夸得魂飞天外,胖乎乎的脑袋靠在轮椅里不住点啊点,对对,朕就是这样一位有才能的中兴君主,说的全是事实,一点水分都没掺!
nbsp;nbsp;nbsp;nbsp;他们一顿君臣配合是舒服了,却把冷眼旁观的众人恶心得不轻,李纲自从跟了赵芫这么个暴脾气君主,便自我反省,改掉了嘴毒暴躁的习惯,此时此刻却是怒从心中起恶从胆中来,忍不住讥讽道:“八柱倾而复正,思维驰而更张”,既然知道借用魏徵之言,何不全数借来?太上皇在位时,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直至二圣北狩,半壁江山沦于战火。如此功绩竟不感到羞耻,反而巧言如簧,颜之厚矣。真叫我等大开眼界。“你一个辣鸡当皇帝的时候骄奢淫逸剥削百姓、出卖家国,还有脸谈中兴,面皮比城墙还厚!
nbsp;nbsp;nbsp;nbsp;周围被捆缚的其他大臣纷纷向他投来崇拜的目光,不愧是殿中御史出身的宰执,太会骂人了,骂的真脏啊!快再多骂点!
nbsp;nbsp;nbsp;nbsp;李纲的战力远不止这些,在把赵佶骂的目瞪口呆浑身颤抖之际,他仍在继续输出:“太上皇尚为端王时轻佻,不可君天下,为圣人时任用群小,盘游无度,土木之功穷极奢侈,连金人都盛赞宣和君主素无君德,骄奢亡国。
nbsp;nbsp;nbsp;nbsp;而武德帝姬临危受命、阵前登基,退敌于国门外,以弓矢定四方,收百年之失地,施仁德复民心。以我看,当今可堪顺天革命,隆兴百年,贻厥子孙,没有半点可以挑剔的地方。
nbsp;nbsp;nbsp;nbsp;即使这样,却依旧受到您的鞭笞,为一己私欲乱大宋社稷,您的行径叫臣总结下来,便是一错再错、错上加错,错得有始无终。
nbsp;nbsp;nbsp;nbsp;若不及时醒悟,痛改前非,明日必定大祸临头,臣良言止于此。”
nbsp;nbsp;nbsp;nbsp;这波输出简直在指着赵佶的鼻子骂他是彻彻底底的大废物大垃圾,唯一的优点就是生了天命之主武德帝姬,现在还敢乱来,当心明天就死到临头。
nbsp;nbsp;nbsp;nbsp;赵佶听到前几句便整个人抖成筛糠子,白嫩的脸皮涨得紫红紫红,胸口剧烈起伏,一副喘不上来气的模样,话都说不出来,“你?……你敢……”
nbsp;nbsp;nbsp;nbsp;“臣赞同李相公所言,若非当今官家承天景命,扶我危亡,恐怕在座的诸位如今已成茫茫无根之萍,流亡于江南,望大宋百年基业悔不当初。”同样被捆缚起来的驸马兼吏部尚书韩离素正色说道,“须知不论小人如何巧言令色,这段历史终将记录在册。”
nbsp;nbsp;nbsp;nbsp;彻底叫赵佶破防的就是韩离素最后这句记录在册,他像乌龟王八一样缩着躲着,又想尽办法颠倒十娘的合法政权,正是为了强行改变记录在册的内容。好晚年挽尊一下。
nbsp;nbsp;nbsp;nbsp;现在被人戳破了幻想,顿时一口老血喷出,差点气厥过去。
nbsp;nbsp;nbsp;nbsp;“父亲?”赵构大惊失色,连忙去掐赵佶人中。
nbsp;nbsp;nbsp;nbsp;“太上皇陛下!”何矯几人本被骂的魂飞天外,此时连忙回神,“太上皇陛下您可不能有事啊,您还要传旨令康王复位呢!”先把反造完再死好吗?
nbsp;nbsp;nbsp;nbsp;“太医,快传太医——”虽然假造反,但老爹还是老爹啊,赵构吓得小脸面无人色,扭头向赵芫发出求救的目光,“官家不好了,父亲他吐血啦,您快来看看,令太医来诊治。”
nbsp;nbsp;nbsp;nbsp;“???”一样着急忙慌做急救的何矯几人呆住,看向身侧焦急万分的造反主力军康王殿下,满脑门问号,“康王殿下,武德帝姬已伏法,咱们自己宣太医吧。太上皇陛下应当只是一时急火攻心,对大局没有影响。”
nbsp;nbsp;nbsp;nbsp;咱们现在造反呢,你认真点。
nbsp;nbsp;nbsp;nbsp;大殿中央乱成一团,周围被捆起来的朝臣们投来的视线也逐渐诡异:咦?咦咦?康王赵构的姿态
nbsp;nbsp;nbsp;nbsp;身处于锁链中间‘无可奈何’‘无力反抗’的赵芫叹了声,演不下去了,沉声:“罢了,闹剧到此为止。”
nbsp;nbsp;nbsp;nbsp;赵官家声音刚落,大殿里瞬时迫不及待般响起绳索哗啦落地的响声,却是皇城司和禁军们纷纷收回了武器绳索,井然有序地退至大殿两边。
nbsp;nbsp;nbsp;nbsp;没有任何一名造反的士兵阻拦赵官家走向中央的几人,等赵芫到了近前,见到太上皇赵佶果真吐了一大滩黑血,难以掩饰地露出几分关切的神情:“宣太医来。”
nbsp;nbsp;nbsp;nbsp;康王赵构愤慨地说:“官家,何矯等奸佞害了太上皇,就把他们交到我皇城司吧!”说着,在何矯等人瞠目结舌的表情里,他嗖的掏出一本小册子,“皇城司早已摸清他们的来历和党羽,详细名单就在这里,您看是不是全部抓进来。”
nbsp;nbsp;nbsp;nbsp;啊?
nbsp;nbsp;nbsp;nbsp;啊!!
nbsp;nbsp;nbsp;nbsp;这下子,谁还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nbsp;nbsp;nbsp;nbsp;原来造反不过是一场引蛇出洞的剧本杀,从一开始造反的核心康王,他就是来卧底的啊!
nbsp;nbsp;nbsp;nbsp;大难临头,何矯等人只觉得天塌了,突然不认识这个世界了。怎么会有造反的亲王和被造反的皇帝联合起来诈骗奸臣的事发生?这世界,还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吗?还有天理吗?
nbsp;nbsp;nbsp;nbsp;而群臣混乱了片刻后,心道剧本杀就剧本杀吧,好歹免了一场祸事。
nbsp;nbsp;nbsp;nbsp;嗨呀,赵官家虽年少,手段却不简单,瞅瞅康王赵构多听话。
nbsp;nbsp;nbsp;nbsp;众人颇有种官家如此阴险,我终于放心了的奇怪安心感。
nbsp;nbsp;nbsp;nbsp;某些‘弃暗投明’的大臣,此时已然站立不稳,有的甚至直接狼狈跌坐在地。哀嚎他们的仕途彻底完蛋了。家族也完蛋了。造反不比平常的罪名,一个家族出了反贼,日后族中子弟再想通过科举当官,基本此生无望
nbsp;nbsp;nbsp;nbsp;宣武二年十二月初八,宫中会宴,徽宗挟机制造混乱,被武宗平定,康王居首功。此为史书明文记载的首例太上皇造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