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体的存在意义重大。”李墨寒开口说道,“寄生体是星渊系统派出的侵蚀先锋,它们的母体不仅是能量中枢,还是它们的‘大脑’。只要摧毁母体,这些寄生体的威胁将彻底消除。”
“但问题是,如何到达那里?”一名军事专家提出质疑,“我们的潜艇和深海设备即使能下潜到这样的深度,也无法承受寄生体的攻击。”
苏婉清沉思片刻,转头看向洛川:“洛川,你的队伍是目前唯一可以执行这次任务的人。我们需要你们进入深海并寻找母体的位置,必要时将其摧毁。”
洛川点了点头:“如果这是唯一的选择,我的队伍随时可以出发。但我们需要更强大的装备。”
新技术:深海作战装备的开发
为了应对海底深渊的极端环境,基地内迅速启动了对深海作战装备的研发。技术组提出了一种名为“海神战甲”的深海特种装备,它结合了建木核心能量与人类最尖端的材料科技。
“海神战甲不仅能承受超过12000米的深海压力,还具备主动屏蔽能量波的能力,可以干扰寄生体的感应。”技术组负责人向众人展示了战甲的模型,“此外,它还配备了高能粒子武器和短程推进系统,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灵活性。”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装备。”洛川补充道,“这次任务是前所未有的高风险行动。除了物资和技术支持,我们还需要完善的撤退计划。”
“撤退计划已经在制定中。”苏婉清点头,“一旦你们的任务失败,海神战甲的定位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将你们的坐标传回,我们会派出救援小组。但希望你们不需要用到它。”
深潜的准备工作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洛川和他的队员们接受了针对性训练,熟悉海神战甲的功能,同时了解海底环境的各种潜在危险。
训练期间,苏婉清利用与建木核心连接的能量网络,进一步分析了寄生体母体的潜在结构特征。她发现,母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体,它似乎是一个半机械、半生物的融合体,拥有复杂的能量循环系统。
“母体很可能具有自我修复功能。”苏婉清在与洛川的最后一次简报中说道,“这意味着你们的攻击必须在短时间内造成致命破坏,否则它会迅速恢复。”
“明白了。”洛川调整了一下战甲的肩甲,冷静地回答,“我们会完成任务。”
出发前的告别
任务开始的前一天晚上,苏婉清独自站在建木核心前,注视着那片不断闪烁的蓝色光芒。她的手轻轻触碰在控制台上,似乎在寻找一种莫名的安慰。
“你还在担心?”李墨寒的虚拟影像再次出现,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探究。
“这不仅仅是担心。”苏婉清轻声说道,“母体是星渊系统的一部分,但它也是我们接触这个系统的关键。如果我们摧毁它,是否会错失了解星渊真相的机会?”
“这是无法避免的代价。”李墨寒语气平静,“但你必须记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地球。如果母体威胁到这一切,我们别无选择。”
苏婉清点了点头,转身离开:“希望这一切值得。”
启程
清晨,洛川的小队集结完毕,站在装载海神战甲的运输艇旁。每个人的表情都无比严肃,但眼神中透着坚定。
“各位,这将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任务。”洛川环顾队员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敌人多么强大,我们都必须成功——不仅为了我们自己,更为了所有人。”
队员们齐声回应:“明白!”
随着运输艇缓缓驶入海面,任务正式开始。人类第一次踏入星渊系统的深海战场,一场生死攸关的较量即将展开。
进入母体巢穴
洛川的队伍乘坐深潜运输艇,逐步深入海沟底部。周围的海水越发幽暗,仿佛吞噬了一切光芒。海神战甲的外部传感器显示,水压已达极限,连战甲的能量护盾都在微微震颤。
“深度11600米,接近目标坐标。”队员之一陈岳低声报告。他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有些失真,但依然冷静。
通过前置探测器,队伍终于看到了母体的巢穴。那是一座巨大的结构体,呈现出怪异的对称形态——半生物半机械的外壳上布满了发光的脉络,仿佛一座黑暗中呼吸的“心脏”。
“我们到达目标区域。”洛川深吸一口气,语气低沉而紧张,“大家注意,随时准备迎战。”
寄生体的突袭
就在队伍逐步靠近母体时,巢穴周围突然涌现出大量寄生体。它们像深海中的幽灵,散发出诡异的蓝绿色光芒,以极快的速度向队伍逼近。
“注意!寄生体群正在接近!”陈岳迅速拉起粒子枪,对准前方的敌人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