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莫将奉命执行的任务,就是抓捕秦王妃。”
“若您有冤屈,请直接向陛下陈述,莫让末将陷入两难之地。”
汤鼎昂然挺立于秦王面前,他的身份并不逊色于秦王朱樉。
他曾于大本堂求学,更是名将汤和之子。
尽管表面上皇室身份尊贵,但身为公侯之子,他也绝非轻易被欺之辈!
“汤鼎!”
“给本王一些时间,待本王面圣之后,得陛下亲旨再行事如何?”
秦王朱樉态度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傲慢,他缓步走下台阶,凑近汤鼎耳语:“我们认识多年了,能否看在我与你的交情份上?毕竟秦王妃是我秦王府的正妻,如若毫无依据就被带走,我在京城如何立足?我还如何担任秦王?”
“兄长在上听我一言。”
“二殿下早已给予了极大面子。
如今正值朝会之时,外人皆不知钦武卫捉拿秦王妃之事。
末将也仅是将秦王妃护送至东宫暂住,不会加害于她。
等太子退朝,或等二殿下归来真相澄清,秦王妃必可返回王府。”
汤鼎的目光显露出些许无奈之色,他知道最怕有人跟他打情感牌,只好无奈地低声对秦王说:“况且现有确凿证据在案。
只是二殿下未公开这些证据乃是考虑你兄长你的面子。
如果不是您这个二殿下唯一的亲弟弟,或许此刻秦王妃已经被收押牢狱,而来的也不会是钦武卫而是御前侍卫了!”
“就真的没有一点通融的机会么?”
秦王朱樉内心焦虑万千。
想到父亲朱元璋的性格,如果这件事让他知道,他必然无法保住王妃观音奴——即敏敏帖木儿。
但如果事情经手的是他二哥朱棈,或许尚存转圜余地。
“当然有机会!”
“殿下还有三日至京师回天覆命!”
“昨日早朝时太子殿下震怒不已,如今整个朝廷都在忐忑等待着二殿下返京。”
“所以,”
“末将现将秦王妃先行带离,请秦王速往百里亭相迎。
一切或许还能有转机。”
汤鼎也毫不隐瞒地告诉秦王朱樉,“这是二殿下特意留给您的途径。
我会给你一些时间,让你与秦王妃好生商讨,争取宽大处理;否则二殿下回到京城后便不会再念及亲情,一旦认定她是国贼则罪不可恕,到那时连殿下您也会遭受牵连。”
“好的。”
“本王明白了。”
秦王朱樉眼中闪过一丝悲伤。
每日与自己相伴的妻子竟然是一个国贼,她不但私通敌方而且还有实据。
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无法对此视而不见:一方面他是未来驻守边关的王爷,肩负重任;另一方面,他的妻子已经严重逾越了家庭和国家伦理!
“观音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