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慢条斯理地说。
“皇上,臣以为,三公主此举并非全无道理。”
“江南灾情严重,朝廷拨下去的款项却迟迟不见成效,如今三公主亲力亲为,解决了灾民的燃眉之急,实属不易啊。”
“李大人此言差矣!”
先前反对的大臣立马反驳。
“三公主擅自抗旨,目无皇帝,其罪当诛!怎可功过相抵?”
“可三公主的奏折上,详细记录了灾民的情况,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这难道不是一心为民的体现吗?”
一直沉默的丞相开口了。
“老臣认为,三公主并非有意抗旨,而是事出有因。”
两派大臣吵得不可开交。
皇帝被吵得头疼,将所有大臣赶出养心殿。
“都给朕滚出去!一群废物!”
大臣都走后,王海勇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皇上,您没事吧?”
皇帝揉了揉太阳穴。
“这些大臣,一个个都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王海勇赔笑道。
“皇上息怒,奴才这就去给您沏壶茶。”
皇帝摆了摆手。
“不必了,你退下吧。”
等贴身太监退下以后,皇帝坐在龙椅上,握着韩稚闺的奏折。
“这丫头,真是胆大包天!谁给她的胆子,竟敢公然抗旨?”
皇帝将奏折狠狠地摔在桌案上。
然而,当他看到奏折上的字,以及字里行间对百姓的关怀时,火又平息下来。
“唉,这孩子,终究还是太年轻,太冲动了。”
皇帝何尝不知道,那些贪官污吏早已将朝廷的救灾款项中饱私囊,而那些受灾的百姓却只能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
韩稚闺的做法虽然有违君命,但出发点是好的。
“罢了,罢了,就先看看再说吧。”
皇帝揉了揉眉,还是决定暂时不追究韩稚闺的责任。
几日后,朝堂之上,大臣们再次聚集一堂,都想要看看皇帝会如何处置韩稚闺。
“关于三公主抗旨一事,朕已知晓。”
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心情。
大臣们谁也不敢轻易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