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小鹰,老爸没事儿给架着,不用文东操心,现在也不到回家吃饭的点儿。
文东略一思考,带着大春出了村,直奔村外几里外的河边小树林。
靠山屯外面有一条牧灵河,常年有水,但比较浅,两岸边再远些的位置,有几块面积大小不同的树林子。
树林子里树种比较杂,橡子树、青杨树,还有水曲柳等,都是自然生长形成的林子。
为啥来这里呢,文东是有考量的。
河边小树林,是逮鹞子(雀鹰)的好场子,虽然现在鹞子还基本没开始迁徙,但几十年没来过了,文东需要提前来踩下场子。
“东哥,来小河边干嘛啊?在这钓鱼?水太浅了,没有大鱼!”大春儿好奇的问道。
文东笑着摇摇头:“不钓鱼,来溜达溜达,踩踩点,看看适合下网逮鹰的场子!”
“逮鹰的场子?你会逮鹰吗?我咋不记得你会这个!”
大春对鹰不陌生,秋天到了日子,天上每天都能看到,但是对训鹰逮鹰这一行非常陌生。
文东随口胡诌道:“在镇上大集,听刘大忽悠喝醉了吹牛逼说过!这玩意儿也没多少学问,一层窗户纸而已!”
“奥奥!那行,你如果能逮到鹰,我帮你一起训!我听说这鹰要干活儿,得熬!我不怕困,晚上我给你熬!”
文东咧嘴笑笑:“行!到时候咱们轮班儿!看着脚下点儿,藤蔓子多,别摔了!”
很快,文东就进了河边的小树林。
以文东成熟鹰把式的认知看面前的小树林,感觉非常不错。
树林背后不远的位置就是后山,前面就是牧灵河,背风向阳,林子里杂树不密也不算稀疏,刚刚好遮着天,但又不影响小鹰在林子里活动穿行。
更让人兴奋的是,靠近林子边的位置,有不少低矮的棉柳棵子跟其他小灌木。
隔着几十米远呢,文东已经听到了灌木丛里,几种常见杂鸟的叫声。
有水就多草跟灌木,有了草跟灌木,就有了草籽虫子跟浆果,有了食物,小鸟就喜欢在这里活动。
小鸟多了,鹰自然就会多,等猛禽过境的时候,就会在林子里捕食、歇脚过夜。
到时候布置好了鹰网,就能逮到鹰。
用自然课上的知识来说,这叫食物链。人作为最聪明的存在,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级。
文东一边走,一边观察,心中默默地记下了几处适合布置捕鹰网的位置。
继续往前走了不到五十米,旁边灌木丛里传来了kikiki的叫声。
“听,是沙半鸡的叫声,在那边灌木丛底下,有一群!!”文东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灌木丛说道。
大春侧耳倾听,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块鹅卵石,随后抡圆了膀子朝着灌木丛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