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小说网

芊芊小说网>退婚后夫人又美又飒 > 第49章 缠绕藤蔓的新芽(第1页)

第49章 缠绕藤蔓的新芽(第1页)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金属的微弱气味,这是这座军事设施的标准气味。云筝坐在硬邦邦的椅子上,对面是同样穿着统一制服的傅凌鹤。他们之间隔着一张简单的金属桌,旁边是面无表情、一丝不苟的军方监控人员。每周一次的探视,在严格的规定下进行。

“关于‘铁锈河’区域的新能源示范项目,我提出了一些技术上的初步设想。”云筝翻开手里那份经过军方审查、语焉不详的“星尘计划”资料副本,将话题引向他们唯一被允许讨论的领域。这是她主动提出的建议,既是为未来布局,也是为了创造与傅凌鹤合法沟通的机会。

傅凌鹤点头,目光落在她手里的资料上,眼神却穿透了纸张,仿佛能看到更深层的代码和结构。“我这边也在协助军方进行‘智核’的安全升级,对它的能量传导和信息处理架构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认为,‘铁锈河’区域的能量场异常,可能与‘智核’的早期设计有关,任何新能源方案都必须考虑这种潜在的共振影响。”

这是他们的密码。

“新能源方案”是幌子,“智核”是核心,“能量传导”和“信息处理架构”是系统底层,“共振影响”是指“活体密钥”与系统的互动,以及可能存在的第三方干扰。

云筝在纸上潦草地画了一个倒三角形。“我在考虑能量流动的方向性问题。如果一个系统设计之初就允许‘逆流’,那么传统的单向能量采集和利用模型可能就不适用。尤其是在某些极端环境下,比如……湿热的雨林,或者高耸的尖塔附近。”

她用指尖轻点了点那个倒三角形。这是明信片上的符号,她用这种方式传递沈清月提供的外部线索。雨林、塔尖、河流逆流、倒三角形,这些零散的词汇和符号指向的,是“星尘”系统的某些特定节点、环境或运行状态。

傅凌鹤的眼神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理解了。雨林和塔尖可能指向沈清月的地理位置或某种行动代号,而“河流逆流”和“倒三角形”则很可能与“雪崩程序”或“星尘”系统的特定量子态有关。

“‘逆流’……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规的设计思路。”傅凌鹤沉吟片刻,像是真的在思考技术问题,“在‘智核’目前的架构中,军方试图强制建立一套单向、可控的能量回路,消除所有潜在的‘逆流’风险。但我在分析原始数据时发现,存在一些非常隐蔽的后门或者说是……‘溢流口’,它们似乎被设计用来在特定条件下启动,绕开主回路的控制。”

“溢流口?”云筝追问,声音保持着平静。“它们被设计来做什么?是自毁机制,还是……某种紧急通道?”

“更像是……某种外部触发的矫正机制。”傅凌鹤低声说,目光与她交汇,传递出只有他们能懂的深意。“军方认为那是系统漏洞,正试图彻底封堵。但如果它们是故意的设计呢?如果它们是苏晚博士留下的,为了防止系统被滥用而设置的‘保险’?”

“保险……”云筝的心脏因为这个词而漏跳一拍。无面者说过,“雪崩程序”是苏晚的保险,是格式化“星尘”的最终手段。沈清月发来的信息,很可能就是关于启动这个“保险”的条件或进展。而傅凌鹤从系统内部发现的“溢流口”,也许就是触发“雪崩”的隐藏接口。

“军方对‘智核’的改造,正在消除这些‘溢流口’。”傅凌鹤的语气带着一丝紧迫,“他们不理解这些设计的真正用途,只把它们当做不稳定因素。他们的行动,可能正在改变‘雪崩’启动所需的条件,甚至可能……加速它的发生,或者使其变得不可控。”

这与无面者的话不谋而合。军方的无知和强硬,正在把他们所有人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云筝垂下眼帘,掩饰住眼中的情绪。“所以,我们需要知道这些‘溢流口’的详细参数,以及那个‘逆流’符号可能代表的具体触发条件。”

“我正在尝试。军方的监控很严密,我能接触到的数据有限,而且所有操作都被记录。但我在寻找第三方留下的痕迹。”傅凌鹤的眉头微皱,“军方对‘智核’的控制,太过顺利了。顺利得不像是他们独立完成的。我怀疑有更深层的技术支持,或者说……有第三方在暗中引导他们,借他们的手达成自己的目的。”

第三方。无面者和苏晚日记都指向的真正赢家。他们借傅赫两家之手清算旧时代,现在又借军方之手掌控“智核”,甚至可能利用军方的改造来影响“雪崩程序”。

“沈清月的信息来自外部,你的分析来自内部。”云筝抬头看向他,眼神坚定,“只有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看清全局。”

傅凌鹤看着她,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从最初的交易,到悬浮园林中的对峙,再到现在的共同困境,他们的关系在不断地变化。她不再是那个他需要保护或利用的棋子,而是一个同样身处棋局之中、手握关键信息的合作者。她的冷静、她的智慧、她对真相的渴望,以及她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与“星尘”和苏晚紧密相连的特质,都让他无法忽视。

而对云筝来说,傅凌鹤是唯一一个既了解“天枢星尘”系统的原始架构,又在被迫分析军方改造后的“智核”的人。他能理解苏晚的设计理念,也能识别第三方的手法。在被隔离和监控的环境下,他是她唯一的盟友和智囊。

“我需要更多时间分析那些溢流口的代码。”傅凌鹤说,“你呢?沈清月还有其他信息吗?那个倒三角形……它在明信片上的位置重要吗?”

云筝回忆了一下明信片的细节。“在角落,像是一个标记,或者……一个坐标系的原点。”

“坐标系的原点……”傅凌鹤低声重复,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如果在系统架构中,它代表某个核心模块,或者某个特定状态的起点……”

他们的谈话在监控下小心翼翼地进行,每一个词汇都在“新能源方案”的框架下被赋予双重含义。他们讨论着“能量传输效率”,实则是在衡量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损耗;讨论着“系统稳定性”,实则是在评估“智核”被改造后的脆弱性和“雪崩”的风险;讨论着“环境适应性”,实则是在推测沈清月可能身处的环境以及“雪崩”程序对外部条件的依赖。

时间在紧张而高效的交流中飞逝。每一次探视都是一次宝贵的情报交换和策略制定会议。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用隐晦的方式,拼凑出第三方、沈清月和军方行动之间的关联。

“军方正在准备召开一个……伦理委员会的听证。”云筝突然转换了话题,这是她从军方官员那里听到的消息。“他们计划将‘智核’改造后的成果公之于众,作为国家新能源战略的一部分,以获取合法性。”

傅凌鹤的眼神变得锐利。“他们想用‘智核’的能源潜力来掩盖其武器化本质和潜在风险,甚至以此建立新的控制体系。你……被要求出席吗?”

“作为‘星尘计划’的关联人员,以及可能的‘能源密钥’持有者,他们希望我能……配合,或者说,成为他们合法性的一个证明。”云筝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但我有不同的计划。如果我能在这个听证会上,以一个民间代表的身份,提出对‘智核’使用伦理的质疑,揭示其被改造的风险,甚至暗示第三方存在的可能……那也许能打乱他们的节奏。”

“风险很大。”傅凌鹤提醒她,“军方不会允许你随意发言。”

“我知道。但我不能坐以待毙。”云筝的眼神坚定,“我需要你的技术分析作为支撑。那些‘溢流口’,‘逆流’的可能性,第三方留下的痕迹……这些都将是我质询的武器。”

傅凌鹤看着她,她眼中的光芒让冰冷的囚禁环境似乎也温暖了几分。担忧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但他看到她身上那种不屈的生命力,就像在贫瘠土地上顽强生长的新芽。他点头,声音低沉而有力:“我明白了。我会尽力获取更多数据。你需要知道的一切,我都会想办法告诉你。”

这次探视接近尾声,监控人员开始催促。云筝和傅凌鹤迅速将话题拉回到“新能源方案”的技术细节,讨论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参数,仿佛他们真的只是在进行一次普通的科研讨论。

离开房间时,云筝知道,他们的每一次对话,每一个眼神,都被记录在案。这些记录是军方掌控他们的工具,但也可能在未来成为某种意想不到的证据。

沈清月从远方投来的石子,在京市的棋盘上激起了新的涟漪。而她和傅凌鹤,这对在囚笼中重新连接的盟友,正试图在这层层涟漪中,找到破局的方向。伦理委员会的听证,将是他们第一次公开出招的机会。

缠绕着他们的,是危险的藤蔓,但在这藤蔓的缝隙里,希望的新芽正在悄然生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