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小说网

芊芊小说网>我在唐朝当国师 > 第四十八章 功成圆满曙光降临(第1页)

第四十八章 功成圆满曙光降临(第1页)

寅时的梆子声还未散尽,尚书省东厢已飘出缕缕茶香。

方羽将三寸厚的《贞观治要》搁在青石案上,指尖掠过书脊处微微发烫的金漆——这是昨夜子时在弘文馆签到所得,封皮下的批注竟与李世民的字迹有九分相似。

"诸位且看幽州卷宗。"他掀开典籍第三十七页,数十名身着浅青官袍的新科进士立刻屏息。

纸页间突然浮起半透明的山河舆图,惊得后排有人打翻了砚台——这是系统附赠的全息沙盘,正重现着三年前黄河决堤的赈灾疏漏。

魏征拂袖踏入国子监时,正撞见李林甫的亲信抱着两卷《氏族志》往后巷溜。

老御史的乌皮靴碾过散落的书页,瞥见边角处朱笔勾画的"陇西李氏旁支"字样,腮边法令纹猛地抽搐。

"魏公来得正好。"方羽的声音从柏木屏风后传来,他手里托着的青铜水钟突然溢出蓝光,将整间明堂照得透亮。

三十名官员的檀木笏板上同时浮现莹绿小楷,正是今日要剖析的刑狱案例。

李林甫第五次捏碎茶盏时,魏征的弹劾奏章已经堆满尚书省门廊。

泼溅的茶汤在《考课令》修订稿上洇出褐斑,那上面工整誊写着新官员的核绩标准——连续三月甲等的县令,竟有七成出自方羽的培训班。

暮春的细雨沾湿了朱雀门外的告示墙。

商瑶踮脚将最后一张《均田新策》抚平,绢鞋不慎踩到个温热的油纸包。

掀开来看竟是裹着蜜饯的《劝农十则》,落款处还粘着半片改良桑叶——这是方羽昨夜签到时得的农书残页,此刻正被不识字的卖炭翁分给排队的佃农。

当魏府管家第八次更换熏炉香灰时,老御史正对着陇右来的密报出神。

公文匣底层压着一张泛黄的《氏族志》,某页被虫蛀的"荥阳郑氏"旁添了行新鲜墨迹:"郑元璹之孙现任灵州仓曹,今春平粜粮价有功"——正是三日前御前奏对时,某个方羽门生随口举的例子。

更令人心惊的是茶楼闲话。

魏征扮作布衣老者坐在二楼雅座,听见卖胡饼的小贩与挑夫争执《租庸调法》细则,那挑夫竟从怀里掏出盖着万年县印的《税法图解》,薄如蝉翼的麻纸足有十二折,展开来能铺满整张榆木桌案。

子夜梆子敲过两响,方羽抚过系统新赠的《漕运改良图》,突然听见檐角铁马轻响。

跃上房梁的商瑶鬓边沾着夜露,袖中滑出半卷带血的账册——李林甫妻弟在洛阳私设的赌坊,昨夜被个赴任途中的新科参军抄了个正着。

太极殿前的汉白玉阶映着晨光时,魏征望着鱼贯而入的浅青官袍,忽然发现其中混着件洗得发白的粗麻襕衫。

那寒门出身的监察御史捧着谏疏,袖口露出的《刑律疏议》抄本边角,分明染着弘文馆特供松烟墨的翠色。

老御史别过头去,正看见方羽腰间晃动的鎏金鱼符——那本该属于三品大员的信物,此刻悬在五品郎中的蹀躞带上,竟比承露盘上的朝霞还要刺眼。

寅时三刻的晨钟撞碎承天门前的薄雾,魏征的象牙笏板在掌心攥出冷汗。

他盯着殿前新科进士们麻布襕衫上未褪的浆洗痕迹,忽然想起昨日西市茶肆里,那个能背出《唐律疏议》的卖炭翁。

"臣有罪。"老御史的膝盖砸在金砖上的声响惊飞檐下白鹭,李世民手中朱笔悬在半空,"魏卿这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