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一下,朝野震动。
由方羽牵头,会同张九龄、户部、御史台,对朝廷各部衙门账目进行全面清查审计,这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大理寺对那诬告小吏的审讯几乎没费什么力气,酷刑未上,那小吏便已精神崩溃,竹筒倒豆子般将杨国忠党羽指使、收买、伪造账簿的经过全盘托出。
人证俱在,铁证如山。
消息传出,朝中哗然,对杨国忠及其党羽的无耻手段更加鄙夷。
然而,方羽并未将主要精力放在这桩诬告案的后续上,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深、更广的领域——那堆积如山的陈年账册。
清查审计工作迅速展开。
方羽坐镇中枢,调动精干力量,设立专门的审计小组,分赴各部衙门。
张九龄坐镇户部,以其威望和经验,确保清查过程的公正与秩序。
御史台则派出御史,全程监督,记录在案,防止有人从中作梗或销毁证据。
一时间,长安城各大衙门,气氛骤然紧张。
灯火通明的审计室内,算盘声噼啪作响,墨香与纸张的陈旧气味混合在一起。
方羽亲自带队,首先进驻的便是积弊最深、牵扯最广的户部与仓部。
面对那浩如烟海的账簿、卷宗,即便是方羽,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些账目,年代久远,记录方式各异,更有无数人为涂改、遮掩的痕迹。
无数个夜晚,方羽埋首于故纸堆中,双眼因长时间阅读而布满血丝。
他仔细核对着每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比对不同年份、不同部门间的收支记录,试图从中找出破绽。
起初,进展缓慢,许多线索都如同断线的风筝,难以追寻。
对方显然早有准备,许多关键账目被做得天衣无缝,或者干脆就已“遗失”。
方羽眉宇间的凝重之色日渐加深。
面对如山卷宗,方羽清楚,这将是一场对智谋与韧性的双重较量。
杨国忠、李辅国等人盘踞朝堂多年,其党羽遍布,利益网络错综复杂,想要彻底挖出他们的贪腐证据,无异于大海捞针,且随时可能触动隐藏的暗礁,引来疯狂反噬。
这绝非易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深夜,方府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商瑶端着一碗参汤,悄步走入,看到方羽依旧伏案疾书,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心疼。
“夫君,夜深了,歇息片刻吧。”她将参汤轻轻放在桌案旁。
方羽抬起头,揉了揉疲惫的眉心,对她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瑶儿,还没睡?”
“夫君未归,妾身怎能安睡。”商瑶走到他身后,轻轻为他按揉着肩膀,“可是遇到了难处?”
方羽叹了口气,指着桌上一份泛黄的卷宗:“你看这里,三年前河东道的一笔军粮采买款项,数目巨大,但支出记录却语焉不详,与当时边境的实际需求对不上。我怀疑,其中有猫腻。”
“河东道……”商瑶秀眉微蹙,沉吟片刻,“三年前,负责河东军粮转运的,似乎是杨国忠的一个远房侄子,杨暄。”
方羽眼中精光一闪:“哦?此人现在何处?”
“此人去年因‘办事得力’,已被调回京中,任太府寺丞,掌管皇家府库的部分出纳。”商瑶缓缓道,“而且,妾身前几日收到族中密报,杨暄最近与李辅国府上的管事往来甚密,似乎在秘密转移什么财物。”
方羽激动地拍案而起,熬夜的疲态瞬间被锐气取代:“就是他!”
杨暄!太府寺丞!李辅国!
这几条看似无关的线索,此刻清晰地交织在一起,指向了深藏朝堂的贪腐巨网!
“瑶儿,你这消息太关键了!”方羽紧紧握住商瑶的手,连日来的疲惫似乎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线索冲散,眼中重新燃烧起兴奋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