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小说网

芊芊小说网>我在唐朝当公务员 > 第五十八章 吏治整顿风云初起(第1页)

第五十八章 吏治整顿风云初起(第1页)

寅时三刻的梆子声未落,商瑶已捧着鎏金铜手炉候在书房廊下。

她月白色襦裙外罩着银狐裘,发间那支青玉簪正是上月方羽从波斯商队手里换来的。

铜炉里新添的沉水香裹着昨夜未散的酒气,在雕花窗棂间织成细密的网。

"刘主事那宅子里的胡商,上个月刚给平康坊送了批昆仑奴。"商瑶将暖好的参茶递到方羽案前,指尖掠过他玉带扣上未干的血渍。

那是今晨在演武场试射连弩时,被崩裂的箭簇划伤的。

方羽展开长安城舆图,狼毫笔尖点在城西那处私宅:"十三具桐木棺材昨夜从延平门运进城,守城卫说是给刘主事老丈人备的寿材。"他忽然握住商瑶正在研墨的手,墨条在端砚里划出半道弧线,"你说瘫痪之人要这许多棺材作甚?"

窗外传来金铁相击之声。

十六名玄甲卫正在庭院中操练新式阵法,他们腰间的玄铁令牌在晨光里泛着冷光——这是三日前圣人特赐的御前行走权。

商瑶解下腰间缀着明月珰的香囊,将昨夜誊抄的账册残页塞进去:"胡姬们说杨侍郎最爱在拓枝舞里撒金叶子,偏生那些金叶都打着户部粮仓的烙印。"

辰时正,含元殿前的铜漏滴下第七颗水珠。

方羽踏着青石板上未化的薄霜,玄色官服上银线绣的麒麟在朝阳里宛如活物。

张九龄捧着象牙笏板迎上来,袖口沾着墨迹——那是他连夜核查太仓出纳簿留下的痕迹。

"京兆府上月报修永济渠的六千贯,工部核销时变成了九千贯。"方羽将鎏金奏章呈上御案,镂空香球里飘出的龙涎香突然凝滞。

他手指划过奏章上朱笔勾勒的河道图,"多出的三千贯,正好够买通幽州大捷阵亡将士的抚恤名单。"

杨国忠的紫袍玉带撞得殿中帷幔乱晃。

他抓起户部存档的账册,金丝封皮在御前抖出脆响:"方国公莫不是把平康坊的艳曲当了真?"镶着猫眼石的护甲敲在永济渠的标注处,"这河道里捞出来的可不只是淤泥,还有前隋留下的镇河铁牛!"

殿角铜鹤香炉突然迸出火星。

方羽解下御赐的鱼符,玄铁令牌压在杨国忠的象牙笏板上发出闷响:"杨侍郎可知镇河铁牛腹中藏着什么?"他袖中滑落半片鎏金铜叶,边缘的锯齿与昨夜私宅棺材上的封钉严丝合缝,"铁牛肚子里吃进去的泥沙,可比户部账册干净得多。"

日晷指针转向午时三刻,殿外忽然传来鸿胪寺特有的九节鞭破空声。

商瑶捧着装有溯影镜残片的漆盒候在丹凤门外,她发间的玉簪不知何时换成了镶着波斯琉璃的银步摇——那是今晨玄甲卫从西市当铺起获的赃物。

当杨国忠瞥见步摇上刻着的"癸"字纹时,手中茶盏突然倾覆,滚烫的茶汤在青砖上洇出与镇国公府相同的纹路。

紫宸殿的蟠龙金柱映着方羽手中的铜叶,杨国忠脖颈暴起的青筋在晨光中突突跳动。

他猛地将户部账册摔在鎏金奏章上,镶玉护甲划过永济渠标注的朱砂线:"方国公怕是忘了,三年前河西道清丈田亩,折进去三个五品御史!"

方羽靴底碾过青砖上洇开的茶渍,玄铁鱼符压住翻飞的账册残页:"杨侍郎可知昨日西市粮价?

斗米三百二十钱,比贞观年间贵了七倍。"他从袖中抖出一串打着官印的麻绳,绳结上还沾着陈年粟米,"这是京兆府粮仓的封绳,系绳的衙役说每次开仓前都要先往杨侍郎别院送三十车新粮。"

殿角铜漏突然发出空响,张九龄捧着黄绸包裹的卷宗趋前跪奏:"启禀陛下,这是三年来各道呈报的祥瑞清单。"他抖开的绢帛上密密麻麻盖着州府官印,"青州白鹿耗费八百贯养护银两,实则从波斯商人处购得;扬州双穗稻占去十万石良田,颗粒无收却谎称天降嘉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