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榆林城外的战场却并未沉寂。
火把的光芒星星点点,映照着忙碌的身影。
唐军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默默地清理着遍地的狼藉。
收敛同袍的遗体,动作轻柔而肃穆,仿佛怕惊扰了他们的安眠。
搬运伤员的脚步匆匆,医官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满头大汗,伤者的呻吟和压抑的痛呼此起彼伏。
血腥味混杂着尘土的气息,依旧浓郁得令人作呕。
方羽没有休息,他带着几名亲兵,行走在营地之间。
他看着那些年轻或不再年轻的士兵,有的在默默擦拭兵器,有的靠在一起低声交谈,脸上交织着疲惫、悲伤和劫后余生的庆幸。
每到一处,士兵们都会挣扎着起身行礼,目光中带着发自内心的敬畏和信赖。
方羽一一颔首回礼,偶尔停下来拍拍某个士兵的肩膀,询问伤势,或是简单地道一声“辛苦”。
他的话不多,声音也因长时间的指挥而有些沙哑,但每一个字都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大总管!”
一名负责清点俘虏的校尉快步跑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启禀大总管,初步清点,此战我军歼敌近两万,俘虏一万五千余!其余叛军溃散而逃,丢弃的军械粮草堆积如山!李承业那老贼的家底,差不多被我们一锅端了!”
这确实是一个辉煌的战果,以少胜多,近乎全歼。
方羽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但转瞬即逝:“伤亡呢?”
校尉脸上的笑容一敛,声音低沉下来:“我军……阵亡三千一百余,重伤近两千……”
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
那冰冷的数字让方羽握紧了拳,脸上最后一丝欣慰也消失无踪。
“务必妥善安置阵亡将士的遗体,登记造册,抚恤绝不能少一分。”
“重伤的弟兄,不惜一切代价救治。”
“是!”校尉重重应诺。
方羽又道:“传令下去,收拢的叛军降卒,暂时打散看押,甄别其中顽固分子和被裹挟者。告诉他们,只要放下武器,朝廷既往不咎,愿归乡者可发放路费,愿留下效力者,考察后可编入辅兵营。”
对这些降卒的处理,需要谨慎。
一味杀戮只会激起更大的反抗,而宽柔以待,则能分化瓦解残余的叛军势力,也能彰显大唐的仁义。
“大人仁德!”校尉由衷赞叹。
方羽摆摆手,示意他去忙。
他走到一处僻静的角落,望着远处依旧灯火点点的榆林城,城内百姓的欢欣与城外战场的肃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胜利的喜悦,并不能完全冲淡战争带来的创伤。
张虎提着一个食盒,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
“大人,忙活大半夜了,吃点东西垫垫吧。”
食盒里是几个粗面馒头和一碗肉汤,在这战后已是难得的美味。
方羽确实饿了,接过馒头,大口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