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包更多的是引人好奇,清早行色匆匆去做工的人对小笼包好奇,却并没有买的打算,直到半上午,才卖出第一份。
一屉小笼包卖出去,馅儿也差不多没了。
出门到收尾,前后不到三个小时,陆娆估摸着,他们早上六点出门,这会儿也就九点左右。
清早收获铜板三十四个,除去原材料的消耗,也就赚五六个铜板,算上时间成本与柴火,等于没赚。
东西收拾一半,身着锦衣头戴钗环的的妇人急匆匆而来,满脸失望:“收摊了吗?我听邻居说很香很好吃特意赶来的。”
“怕生意不好,今天准备的材料有限。”陆娆挂起笑容,起身与来人交谈:“我们明天还会过来,只是价格会比今天高。”
妇人没问价格,只问道:“你们什么时候过来?我明天早点儿。”
“天亮从家出发,您卯时末过来,我们肯定在。”
“我要那种小包子,明天还会有吗?我女儿尝了一个说很喜欢。”
“会的,有人买我就会做。”
送走妇人,陆娆脸上笑意深了许多,果然,客人的推荐总是最有力的宣传,她这小摊的名声已经逐渐传开。
虽然准备的材料太少,导致这么早就收了工,但收获并不小,也重新找回了自信。
即便换了个时代,可民以食为天,是永恒不变的,她的手艺与独特的味道,就是她生存的底气。
收拾妥当,陆娆驾车去采购明天要用的材料,准备今天的午饭,然后在医馆停下。
江玉错愕的看着陆娆。
陆娆拽着他的手臂往里走:“半个月的时间可不短,而病与伤是最拖不得的,让大夫好好诊治一番,我才好放心。”
她买材料时特意跟老板们打听过,这家仁济堂的大夫,是镇上最好的大夫,且要价还实惠。
呆愣愣的被陆娆拽进医馆,坐在大夫跟前,江玉才回过神来。
大夫打量着江玉,有些诧异:“这不是昨天人牙子……”
轻咳两声,大夫及时打住,拿出脉枕示意江玉放上来,问道:“哪儿不舒服?”
陆娆代为回答:“目前只知道胃不太好,喉咙受伤,您既然都知道,就帮他仔细看看,有什么暗伤隐疾之类的,能治疗的都挨着治了。”
大夫点头表示明白,目光落在江玉脸上:“脸上这伤有半个月以上,想治好得去找有名的游医试试,或者去京城求御医。”
陆娆不意外:“这我心里有数。”
脸上大面积伤早已结痂,血痂脱落必然会留下纵横交错的疤。
这里的医疗达不到,见到江玉时她就知道,除非运气极好,否则江玉的脸今生也就这样了。
大夫颔首,可没多久,脸上的镇定就被打破:“这……”
不敢置信的坐直了身子,陆娆也不由的跟着紧张。
大夫神色逐渐凝重:“换手。”
江玉垂眸照办,不见丝毫紧张,显然心里早已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