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右侧,从太阳穴一直痛到后脑勺。”宫女回答。
“痛起来是一直痛,还是一阵一阵的?”
“一阵一阵的,尤其是天气变化的时候更严重。”
朱允熥又看了看宫女的眼睛和耳后,然后果断地说:“这不是肝火上炎,而是偏头痛。我开一剂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方子,再配合按摩穴位,保证三天内见效。”
胡永康闻言不悦:“晋王殿下此言差矣。偏头痛不过是症状,根源还是在肝。我祖上行医三代,从未听说过什么‘偏头痛’的病名。”
朱允熥不与他争辩,只是微微一笑:“孰是孰非,病人自有公论。”
接着是那个腹痛的小太监。
胡永康诊断是“寒湿凝滞,腹部受寒”,开了一副热性的驱寒药。
朱允熥则通过触诊和询问,判断是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他开了一剂利胆排石的方子,并嘱咐少吃油腻食物。
第三个患者是膝盖受伤的侍卫。
胡永康认为是“风湿入骨”,开了祛风除湿的药方,外敷活血化瘀的药膏。
朱允熥则直接检查了侍卫的膝盖,发现是膝盖内侧韧带拉伤。他没有开药,而是用几条布带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固定器,将侍卫的膝盖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角度,并教他一套简单的康复训练动作。
“这样固定一周,每天做我教你的动作,一个月内可以完全恢复。”朱允熥自信地说。
胡永康见状,忍不住嘲讽道:“晋王殿下这是什么土办法?膝盖受伤,不开药,不敷药,光靠几条破布就想治好?简直荒谬!”
朱元璋见状,出声打断了争论:“好了,既然各有主张,那就等结果吧。三天后,看看谁的方法更有效!”
三天后,三位患者再次被带到太医院。
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头痛的宫女,服用了朱允熥的药方并按照他教的方法按摩穴位后,头痛完全消失了;
腹痛的小太监在朱允熥的治疗下,竟然排出了几颗小石子,腹痛也随之消失;
至于那个膝伤的侍卫,虽然还不能完全恢复,但已经能够缓慢行走,比起三天前疼痛难忍的状态,简直判若两人。
相比之下,胡永康的治疗效果就差强人意了。虽然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这……这怎么可能?”胡永康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情景,“晋王殿下难道真的精通医术?”
朱元璋哈哈大笑:“如何?允熥的医术,诸位服气了吧?”
众太医无话可说,只能低头认输。
朱允熥并不骄傲,反而主动向胡永康和其他太医请教:“各位大人在传统医术上造诣深厚,晚辈只是懂得一些特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若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是更好吗?”
胡永康被朱允熥的谦逊打动,态度也软化了:“晋王殿下说得有理。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才是根本。老朽愿意向殿下请教这些新方法。”
朱元璋见状,十分欣慰:“好!以后允熥没事的时候,就来太医院讲讲他的新医术。你们这些老家伙,也别死守老一套,该学新东西就学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