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侯夫人正坐在梳妆台前,由丫鬟细心地梳理着发髻。
纪嬷嬷脚步匆匆走进房内,轻声回禀道:“夫人,老奴一早便安排妥当,已将林姑娘送去世子的军营了。”
侯夫人微笑点头,目光透过铜镜看向她:“可曾选派了可靠之人随行?林姑娘虽出生乡野,但举手投足之间,尽是大家闺秀之范,此番前往军营,势必要历经一番艰苦,诸事有人照应着,总归要好些。”
纪嬷嬷接过丫鬟的发梳,动作娴熟地继续为侯夫人梳理头发,口中应道:“夫人放心,送去之人是咱们府中做事稳妥、嘴又严实的,一路上定会好好照顾林姑娘。军营那边也有苏公子接应,他办事,夫人尽可放心,定不会疏忽林姑娘的起居。”
侯夫人听闻,松了口气,叹道:“有小苏照顾,我便放心了。那孩子,虽说平日里瞧着玩世不恭的模样,可实则心思缜密,办事靠谱。”
纪嬷嬷连忙点头,附和道:“夫人所言极是。若非如此,世子那般心思缜密、戒备心甚重之人,又怎会让苏公子伴其左右长达十年之久?他们二人的情谊,怕是都快赶上世子与二公子的手足之情了。有苏公子在,林姑娘在营里,定能少受些委屈,也能更快适应。”
侯夫人似还欲再嘱咐几句,纪嬷嬷见状,笑道:“夫人,您就把心稳稳地揣回肚子里吧!您呀,于人面前,最是刀子嘴豆腐心,安排两位姑娘做粗活,不知情者听了,怕是要误会夫人苛待晚辈。可侯爷最懂您,无需您多言,便深知您这是有意磨炼两位姑娘的性子,为的是日后她们能更好地协助您打理侯府上下诸事。”
侯夫人笑着拉下她的手:“你自我未出阁前便陪在我身边,这世上最懂我之人,除了侯爷,便是你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你知道的,我行事从不曾在意旁人的眼光,只要是我认定正确的事,哪怕再难,都会做到。就拿安排这两个姑娘历练来说,旁人如何看待,我并不挂怀。侯爷真心将她们视如己出,我身为侯府主母,自当用心栽培,不负侯爷所托。”
“夫人打从做小姐时起,就有思想有见地,否则,侯爷又怎会不顾楚氏家族的重重压力,执意迎娶出身商贾之家的您呢?放眼整个京城,哪家公侯伯爵府中不是妻妾成群,唯有楚侯爷对夫人一心一意,钟情不二。”
侯夫人微微浅笑:“侯爷待我情深义重,我自当为侯府倾尽心力。林姑娘和沈姑娘,性格各异。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希望她们都能在侯府找到自己的位置。林姑娘聪慧坚韧,送去军营正好磨砺;沈姑娘虽有些懵懂,但在府中多学学规矩,也能慢慢成长。只是这过程,怕是要多费些心思了。”
纪嬷嬷轻轻拍了拍侯夫人的手,安慰道:“这两个姑娘跟着您,是她们的福气。沈姑娘那边跟着胡婶,林姑娘有苏公子关照,夫人您就放心吧!
营地那边,苏容煜一早便做好了准备。
营地驻扎在城外二十里处,四周皆是荒芜之地,杂草丛生,与京中繁华天壤之别。
马车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渐渐停在距离营门不远之处。
苏容煜迎上前道:“林姑娘一路辛苦了!”
听闻此声,林悦兮身姿轻盈地从马车上走下,颔首行礼:“有劳苏公子相迎!”
两人在侯府见过一面,并不算陌生,但苏容煜还是被面前的女子再次惊艳到。
她穿了件淡紫芍药纹碎花长裙,肌肤白皙如雪,一双秋水潋滟的眸子明亮清澈,眼尾微微挑起,清丽中带着一股恰到好处的少女之欢。
吹弹可破的巴掌大小脸上,一张娇俏红唇,若有若无地扬起,好似春日桃花,艳娇欲滴。
一阵微风拂过,吹起她耳畔的发丝,更衬得她在这周遭荒芜的景色中,飘飘欲仙,超凡脱俗。
苏容煜不禁在心中感叹,侯夫人是怎么忍心将这样举手投足皆是风情的女子,放入军营浆洗衣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