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场巨大的阴云正在向大明袭来。」
「你的兄长朱祁镇号称二十万大军出征。。。但这二十万大军并不是实打实的二十万大军。。。而是京军的编制人数。」
「从仁宣开始,大明放弃奴儿干都司,节省军费开支,不再对北方草原投入任何兵力。」
「将明军的边境全面内迁到河套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军队逐渐废弛,军营卫所的逃兵层出不穷。。。部队吃空饷的问题严重。」
「宣德十年,京师七十七卫,四十三万编制的总兵力逃亡之后,只剩二十五万。」
「由宣德十年到正统十四年,二十五万京军的数量更是经不起推敲。」
「所以随皇帝亲征的这二十万大军。。。有相当大的水分,也就是说。。。每个卫所的实际人数都是不够的。」
「这种情况下,京师还要留下守城的备用军。」
「所以此次大军出征的实际数量,还要再减少一部分。」
「朝廷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只好先从中原抽调五万兵力增援大同,宣府二镇。」
「才勉强凑齐十几万大军亲征。」
「然而这个消息,却被也先知晓。」
「明朝重臣之中有人一直在给也先传递消息。」
「所以在得知了朱祁镇亲征的消息之后,也先丝毫不慌。」
「在脱脱不花节制辽东明军,阿剌知院牵制宣府的情况下,也先率领六万大军直接跨过明长城。」(史书说也先三万大军,但土木堡围攻明军的时候,也先六万大军在后,阿剌知院三万大军在前,明军只有步兵十万被包围在土木堡!)
「被也先侵略的第一道明朝防线,叫做阳和,阳和是大同编制下的一个军事重镇,是直面瓦剌大军的门户。」
「瓦剌实力强大,在纳入鞑靼之后,大有北元初期时的凶猛之势。」
「阳和告急。」
「大同右参将吴浩驻守阳和,迎战瓦剌,一天之内兵败战死。」
「七月十五日,大同总督西宁侯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员明将各率兵一万奔赴阳和增援。」
「大战一触即发,四万明军不敌瓦剌,节节败退。」
「阳和失守,宋瑛打算有序撤回大同驻守,此时,大同监军太监郭敬插手军事指挥,致使四万明军全军覆没。」
「西宁侯郭英,武进伯朱冕战死,只有石亨一人单骑逃回大同。」
「此时,也先已经带领大军进驻阳和,切断了大同和宣府之间的联系。」
「而此时你的兄长才刚刚出居庸关,他和王振并不知道此事,他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玄想之中。」
「他仍旧天真的认为,以明军的战斗力,到时候二十万大军进驻大同,看见瓦剌大军一拥而上,一个回合之下,就能杀的瓦剌片甲不留,哭爹喊娘。」
。。。。。。。
大明洪武。
朱元璋看到曾经的北元残留势力竟然能够全歼四万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