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你小心一点。陪他们玩玩可以,但千万别把自己搭进去了。”
“放心。”
--------------------
合,念gě,1合=100毫升。
水在琉璃昙花里究竟会不会这样,其实我也不知道,只是凭着学过的知识在瞎猜。
第44章第44章血注琉璃
==================================
众人见二人同意,便退回到各自座位上坐定。
皎皎将限流器和针头复原。梅任行则是要来明火将针头细细烧了一遍,又怕外人扎到动脉,所以亲自施针。当然,那些人更有可能是不辨血管随便扎,一直扎到出血为止。
皎皎看着这又粗又长的针头有点发怵,索性闭上双眼。梅任行小心翼翼插好取血针,又用方才浸过酒的布条将其固定住,将限流器调到最低的一格,看了下血滴下的速度,方关上限流器,将软管一端连在细管上。
“四合血大约六千滴。我看了下,以这个速度,滴完大概需要两个半时辰,所以你必须每半个时辰就写完一首。”
“那时间还挺宽裕的,反正只求新意,不求质量,随便写写就可以了。不过,两个半时辰,万一我中途饿了,或者渴了怎么办?”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着吃?”
“别搞那么紧张嘛!你知道的,我压力越大越写不好。”
“非也”先生大声宣布开始,梅任行只得打开了软管上的限流器,皎皎的血便在管内一点一点攀了上去。一清瘦老人颤巍巍走到左侧书案边坐下,提笔写下第一首的题目,随后仆童将题目取走,贴到了木板上。又有一人摇动轮盘,指针最后指在了七阳韵。仆童将此韵的韵牌匣子取来呈给皎皎,然后退了下去。
梅任行见题目是“伐纣”,旁边还写着“限五绝”,不禁骂道:“这帮人,真是不怀好意!你出名的那首是七律,他们便要你写五绝。‘伐纣’,他们是觉得自己在‘伐纣’吗?”
皎皎道:“起码还有韵牌匣子,不用我自己回忆,挺好的。而且其实我绝句比律诗写得顺手。至于题目,就别介意了吧?毕竟我非王非帝的,说是‘纣王’未免太过牵强,所以可能是师兄你想多了。”
梅任行叹了口气,只得催皎皎写诗,不要管自己。皎皎便也没有再管他,而是翻起了韵牌匣子。取血针在左臂,移动会有些疼,所以只能用右手翻韵牌。皎皎略一思索,找出了“阳”字,翻了翻,又选出了一个“偿”字,然后将韵牌搁在一边,提笔写下:
放牛桃木野,归马华山阳。
多少英雄事,从来白骨偿。
随后默读了一遍,检查了下平仄,便招人前来。梅任行还在一边生闷气,见皎皎写好,不由感叹了一句“这么快”,正要去看,诗却已被取走,呈到了纱帐处。
纱帐中人道:“单看没什么,可题目偏偏是‘伐纣’。想说这是妇人之仁,可‘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又偏偏是武王伐纣之后的所作所为。拿过去,出下一首的题目吧。”
仆童将诗取走,呈至左侧书案。老先生捻了捻胡须,点点头,命人抄录以供传阅。众人分到诗后,纷纷讨论起来。一片嗡嗡声中,老先生提笔蘸墨,写下了下一首的题目。轮盘处则是摇出了十一真韵。
皎皎却被琉璃昙花吸引,拉了拉梅任行的袖子:“师兄你看,这管路做得甚是精巧,九滴血便是一次上下,恰好是整数倍。”
梅任行苦笑了一下,摇摇头。皎皎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太无聊了?”
此时仆童已将韵匣呈上,梅任行便催皎皎写下一首。这次的题目似是在承接上一首,为“止戈”,仍是限五绝。皎皎时而以手支颐,时而翻翻韵牌,这次没有上次那么顺畅,所以先在另一张纸上打了个草稿,最后誊写了一遍:
昔日经行地,今朝车马尘。
年年收晋骨,不得见阳春。
梅任行愣了一下,未及反应,便有仆童取走了诗。
纱帐中人道:“在下于此不大通,姑娘写的是什么?”
梅任行道:“京观。战争结束后,战胜一方会搜集战败一方的尸体,堆积在道路一侧,覆土做成土丘。”
纱帐中人道:“那这和‘止戈’又有什么关系?”
梅任行道:“《左传》中说,晋楚邲之战后潘党曾向楚庄王进言要求‘收晋尸以为京观’,楚庄王没有同意,说‘夫文,止戈为武’,又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于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观乎?’楚庄王不愿收晋骨以为京观,后世却对京观乐此不疲。想来在他们眼中,成王败寇,凡是敌人,那便都是罪大恶极吧。至于如果将位置对调,他们作为败者,是否还会认为自己罪大恶极,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