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芹这么一说,小鱼立马信心满满:是时候给亲爹的名声添砖加瓦顺便加一把火了。
两个搞事只怕事情不够大的女孩子携手迈入了京城女学的门口。
知道小鱼要来上学,早有婢子等在门口,见到小鱼和姚芹姚蔷之后,立马为她们引路去见女子书院的院长。
这院长来头可大了,她是本朝知名的才女。
虽然姚芹觉得她这名头吹捧的厉害,而且她的诗词过于华丽堆砌,又没什么内涵,但是姚芹也必须要承认,人家是有才华的人。
只是和李清照一样写出“生当作人杰”的才女终究是少数,大部分朝代但是比较出名的才女,也就是文采出众罢了。
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固然让人惊艳,但要不是在丈夫的对比下展现风骨,也难以流传到后世。
所以才女什么的,姚芹很欣赏,但是不关注底层民生只是歌咏风花雪月的才女,想让姚芹尊敬,那还差点了意思。
院长至今已经是四十来岁做祖母的年纪了,看到小鱼和姚家姐妹这三个女孩,也有一点慈爱之情在,勉励了几人一番话,就让人带着姚芹和小鱼去到乙字班,而让姚蔷则是去了蒙童班级。
姚芹以前看穿越文,各个家族的女儿都是在自己家里请老师教育,很少看到有女学这种存在。
()在穿越过来之后,姚芹才明白,女学不是没有,但是也很是稀少。
就像古代书院稀少,大部分人还是去私塾或者请家庭教师一样,女学更是只有文风昌盛的地区和京城有那么几家,满打满算也到不了两位数。
京城的女学更是只有两家,一家是皇亲国戚勋贵之女读的,另一家则是清流文人读的,但也不是谁都能读,不仅对家里背景有要求,还要接受入学测试。
也就是说,不仅要背景强,还要自己也强。
小鱼靠父亲进的自然是后一家,而姚家原本两者都不沾,如果不是小鱼,应当是一家女学也读不了的。
原本院长接收到小鱼父亲的推荐信,也不太愿意让姚家女孩入读自己的书院,便提出了一个不算为难人的要求——考试。
小鱼可以免试,是因为她已经通过了江南书院的考试,文化水平有所保障,姚家女孩之前没有读过书院,也不知道她们的文化水平,谁知道能不能跟上我们书院的教育呢?揠苗助长要不得,所以我们要考试也是正常的对吧?
这么想着,院长就把对应年纪的考卷拿给了姚芹和姚蔷做。
本来院长觉得,姚家人大老粗一个,也没听说有请专门的老师,考不过不是很正常?
但是院长万万没想到,姚芹是个钻到钱眼里的卷王。
出话本赚钱之后,姚芹就对出书这一行业起了非常大的兴趣。
因为知识的垄断,从古代直到民国,文化分子的日子一直都很好过,特别是稿费,和现代是没办法比的。
当然,古人有时候出书要倒贴钱,那主要是因为出的书不受欢迎,雕版排版印刷的工本费人家书坊不愿意承担。
但凡是有些名头或者写的话本故事受欢迎的,那润笔费是大把大把地拿。
为了邀请姚芹写第二本话本,书坊直接把她第二本的润笔费提高到了六倍。
得知润笔费的金额,姚芹觉得,自己没事都不需要折腾什么生意了,多写几本狗血文不好吗?
看到姚芹这幅每见识的样子,荣少爷忍不住说她:“你这才哪到哪儿啊?人家出科举时文的,一笔润笔费能有你十几倍,要是名家,能有几十倍!”
人们可能舍不得花钱买话本,但是绝对舍得花钱买科举辅导书!
就是现代,销量最高的也不是什么小说,而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和公务员考试真题集。
花在辅导书上的钱那能叫花钱吗?那叫投资啊!
荣少爷无心的话算是给姚芹指明了方向——每天现编小说情节,想破脑袋也就编几个,相反科举辅导书只需要归纳总结,完全可以和写话本齐头并进啊!
有了这种想法,姚芹当即就问哥哥姚苏要了他全套的科考资料,埋头开始自己的赚钱大计。
经过后世高考六门课程和中考九门课程洗礼的姚芹表示:四书五经就那么几本,加上各种集注,归纳起来能有多难?
姚苏和姚苍在看完姚芹的第一编之后,就瑟
瑟发抖地找到了荣少爷:“我妹她可能是个天才!”()
荣少爷非常惊讶,连忙追问怎么回事,在知道姚芹花了两个月学习进度就赶上两个哥哥之后,忍不住讨来姚芹的手稿,想要好好看看她是怎么操作的。
?想看尔徽的《我在古代替弟充军》吗?请记住[]的域名[(()
这一看之下,荣少爷惊讶地发现姚芹写出来的应试指南真的挺有用的!
水平大概只能相当于是个秀才的姚芹并没有好高骛远,她就是搞了本童生试写作指南,直接拆分各个应用文的结构,类似于总分总,而后如何细分,再对于每个结构分析如何填充内容,并且整理了近年来周边童生试题目,对每个题目怎么写作进行了分析,并且表示相关材料可以应用到哪一类的主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