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力士孟贲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此起彼伏,连年不断。因而许多国家都崇尚勇武和劲力,相沿成风,至汉代依然很盛。自帝王以至庶民,影响及于社会,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勇士、武士、力士。据史书记载,战国时的秦武王“有力好戏”,有不少力士投靠于他,并且受到重用,做了大官。力士孟贲便是其中的一个。
孟贲或作“孟犇”“孟说”,卫国(一说齐国)人。据说他力大无比,与动物搏斗能“生拔牛角”。曾与秦武王比赛举鼎,武王因此扭断了胫骨,他也丢掉了性命。
《史记》说:
(秦)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折断了胫骨)。(武王四年)八月,武王死,族(灭)孟说。(《秦本纪》)
盎曰:“虽贲、育之勇不及陛下(汉文帝)。”◎《集解》引孟康曰:“孟贲、夏育,皆古勇也。”《索隐》引《尸子》云:“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兕虎。”(《袁盎传》)
《孟子·公孙丑上》说:
(公孙丑)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孙奭疏:《帝王世纪》云:“秦武王好多力之人,齐孟贲之徒并归焉。孟贲生拔牛角,是为之勇士也。”
《太平御览》卷四三七引刘向《新序》说:
勇士一呼,三军皆辟易,士之诚也。夫勇士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
在山东沂南的汉画像石中,有一石的画面人物之旁刻着“孟犇”(孟贲)的名字。但从人物关系和情节上看,与孟贲相对的是“令相如”(蔺相如),两人之间还有一个盛着二桃的高脚豆。(见本书第131页)很明显,蔺相如一手举玉璧,所表现的是“完璧归赵”的故事;中间的两颗桃子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孟贲与这两个故事都没有关系,他是与前者不同的力士。可见是雕刻者将故事的人物错位了。这种错位现象在汉代画像石中是常有的。如若从画面中题为“孟犇”的形象来看,不难想象当时的勇士之“勇”是什么模样,确也体态魁梧,表现出一种力量。
力士孟贲
山东沂南县北寨村汉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