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靳悄悄瞥了一眼苏蓁,揉了揉自己的耳朵,感觉都发烫了,鼓着腮帮子,又有些心虚的转了转眼珠子,“嗯。。。唔。。。就是,就是。。。就是昨天,花牙子给我看了一个话本子,里面就有说过这话,我觉得用来骂人特好,我,我就学来了!”
苏蓁张了张嘴,觉得自己要突然得头疼病了,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十分严肃的对姜靳说道:“姜靳,拿出来!”
姜靳:“。。。。。。哦。”
一本外观看着平平无奇,甚至连书名都没有的小册子,交到了苏蓁的手上。
打开一看,里面居然还是分成一章一章的小故事,每个故事的名字倒还挺好听,什么镜花水月,林中小叙,前郭之变,梅月歌。。。
然后里面的内容与名字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每一篇都很三观尽毁,很炸裂,谁说古人十分保守的来着?
不过苏蓁所以看了一篇,只看了一半就快速翻完了,她居然感觉这里面可能有的故事是有原型的。
就比如这篇梅月歌,里面说的是一个富家小姐招亲,然后招了一个书生,与这个书生,有了两个孩子之后,居然发现这个书生有了外室。
然后在抓外室的过程之中,发现这个外室不是外室,居然是这个书生藏起来的妻室,原来这个书生在娶富家小姐之前,就已经有妻有子。
这妥妥的就是骗婚,后面这个故事并不是如想象中的故事一样,书生享受齐人之福,或者是书生被送官,而是富家小姐的父亲把原配的妻儿全都给虐杀了。
这个故事越看,越像贞明公主的那件破事。
怎么有人这么大胆,敢拿皇家的故事做原型,就算是那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可是事关皇族,居然敢有人冒这种大不为?
是实力太硬,还是就是看不过眼贞明公主的所做所为?
苏蓁又看了一篇,很快推翻了自己想法,她觉得这个人可能是个反社会的人,而且很聪明。
这里面的另一篇故事,讲的是一个富家公子才华横溢,俊朗不凡,最重要的是乐善好施,每个月都会给乞丐施粥,什么不小心踩死一只蟑螂他都会伤心的那种。
结果背地里是一个男女通吃的死变态,有些特殊癖好,城里面闹得沸沸扬扬的大街死尸案,他就是罪魁祸首,等把案子查出来,公子家里用银子贿赂了一些人,最终只是被送到寺庙里去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等风波过去了,后面还娶妻生子,富甲一方。
还有一些其他类似的故事,基本上最后的结果都是恶人得胜了,跟正常的三观完全不符。
按理来说,一个时代的话本子的风格产生只有最重要的两点。
一是娱乐需求,基本上都是人民生活富足快乐才有的,人嘛,只有闲下来才会享受。二是社会反映,就比如前世的《几国演义》,《水浒说》等等,都是反映当时王朝的一些事情。
若说这本话本子是用来讽刺大昭国的,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根据苏蓁看到的大昭国的官员,大昭国的百姓,大部分都是好的。
若是上层真的腐败不堪,那大昭国底层的百姓应该才是最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