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亲来保宁,一说令他调兵攻打西川当面明军,他就一个头两个大。
这一年来,整补缺额,招降纳叛,他这四川巡抚好不容易才凑对起两万人马,就要去磕当面虎视眈眈的明军,而多达三万之众的八旗精锐在后看押着他们,他李国英当然不情不愿。
奈何形势比人强,官大一级压死人,一个郡王,一个满洲皇家都亲信的都统,往自己这里一压,如摄政王亲临,不动行吗?
不过好在吴三桂催得并不急,在这里待得两日下来,看李国英所部营盘稳固了,才在李国英的中军大帐与议方略。
“中江,就是那赵南离插在潼川的一根钉子,插了一年了,你李抚军也能忍得,不痛吗?”
吴三桂端坐如山,不紧不慢地敲打着李国英。
“王爷说的是,实在是兵力不敷使用,以致南兵坐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意图出入天府,这颗钉子必得拔掉,否则潼川便不算全收,今日既然兵锋至此,便不必等了,抚军以为如何?”
被吴三桂一问打算如何攻拔中江,李国英只能摆明了先叫苦,恭恭敬敬地向端坐的吴三桂拱着马蹄袖里的手:
“回王爷的话,这中江城啊,别看城小,却号称两山并峙、二水夹流。只可惜这两山二水的形胜都被对面占了,这赵南离很棘手啊。”
“抚军,不管棘手不棘手,我等上承君恩,下荷众望,当此时势,不可逡巡啊。”
吴三桂面对李国英时,说话居然能文绉绉的,这二人相对竟有文武逆转之势,实在是因吴三桂少年时便能文,李国英身为巡抚却出身旧明行伍。
李国英听了吴三桂的这番言语,不由得暗暗咬牙,无奈之下只得应道:
“中江城虽不高,赵氏必遣大将守之,王军略超众,在此亲自调度,必可克而落之。”
“临敌诸镇,皆抚军久掌旧部,本王岂能越俎代庖,若举动时,抚军尽可调度,本王不发一言相扰,此来只是观敌。”
李国英又咬咬牙,暗骂:
“你特么就是打算拿我打前锋开路趟地图试深浅呢,也罢,就让你这些关宁子弟看我保宁标镇也不是白给的。”
“既如此,卑职便调度拔城,请王爷示下。”
“好!壮哉!本王亲为汝等淮上子弟掠阵!”
李国英硬着头皮应下,这时有人说话了:
“启禀王爷,抚军辖下,新募之兵、新调之卒颇多,尚未精练,便即攻拔坚城,只恐一时难以奏功,下官以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分之,今我兵与敌不过相倍,还是断其粮道,诱敌出城,寻机战而胜之为上。”
一听是那个年轻的六品御史,吴三桂眼皮都没抬:
“呵呵,你是说本王不知攻城之法吗?汝还年轻,可知睿王奉驾入关,各方兵马,无不以一当十,几个西川南蛮而已,你们这是……怕了?”
“下官无有此意,只是……还请王爷多发大兵相助。”郝浴的语气立时收敛许多。
“李抚军之意呢?”吴三桂压根不理他,转头依旧与李国英对话,李国英则赶紧接住郝浴递上来的梯子。
“郝按所称,卑职亦有此意,还请王爷发大兵襄助一臂之力。”
吴三桂这才点点头,捧着茶碗啜了一口,沉稳地言道:
“嗯,本王早有安排,既然如此,调乌真哈超一部,前锋营白甲一部,区区一个小县城,总不会比成都还难拿吧?”
喜欢西明离火()西明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