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王的儿子们继承爵位,就要在这个基础上降一级,然后孙子们继承儿子们的爵位,又要降一级。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王到伯爵,侯爵,还有好几级的距离。为了安抚这些人,乔青当然不会按照旧历算,真的按照当初开国皇帝那时候的算法,这些人怕是都得沦落为平民了。不,乔青在这个时候又想出了细节,她决定把最低的爵位保留,就是说,降到最后一部,这些人的子孙后代仍然留有爵位,不会再降。但是这根本不要紧,在保持封地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多来个几代,最后一级就会泛滥,泛滥的爵位,就只是个虚名而已,可能钱财就是勉强够个温饱,除了比普通百姓多了个好听的名头,不会有太多的区别。等到权力彻底被分化,她说什么无人敢阻拦的时候,再将细节条律进行调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拉锯战这种东西,一方退了一步,就会被她逼得步步后退,再也别想翻身。这一点和皇位的继承方法是一致的,皇帝富有天下,他的兄弟们及时健在,也只能拿到很少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皇帝们为了表面上的仁义道德,只要自己还活着的兄弟不作妖,没有大的威胁,对他们大都十分的宽容。梁王这种情况算是例外,先帝同梁王有手足之情,甚至可以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先帝虽非长兄,可登基的时候梁王年幼,梁王几乎是在他的膝下长大,兄弟两个小时候的感情,比乔青这个太子还要深厚一些。也就是在临死之前,先帝有过后悔,梁王这个最大的阻碍他当年心软,没有铲除掉,如果继任自己的太子不够强势,梁王又稍微添了一点野心,那齐国的大好江山,就会落到梁王手里。乔青不晓得那个先帝后悔不后悔,她只知道自己做了决定,就不会后悔。“朕打算实施推恩令。”乔青把推恩令的具体细节,当着梁王的面都说了出来。她就这么一说,语气听起来十分轻描淡写。梁王却听得一颤,略一琢磨,立马了解了天子的用意。他是新帝的叔父,算是新贵,从他这一辈下去开始做下去,影响倒也不是很大。但是以前的诸侯王就不一样了,几百年过去,嘟囔得到分封的诸侯王,不知道有了多少子子孙孙。天子敕令一出,那些诸侯王的血脉,肯定要争取自己的利益。越是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就越是会被分的稀碎。大家族对外的时候是很团结的,可是因为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为了那一个爵位,这些高高在上的贵族们,也一个个争得满红耳赤,眼睛都成了斗鸡眼。这种情况下,平白添上一个爵位在他们身上,哪怕只是子爵,他们也会乐疯掉。更何况一个爵位和一大笔钱不一样,后者一次性拿出来,前者则是可持续发展。没有原件指的是这些人在大方向不够聪明,但是不代表这些人是傻子。这些诸侯的子民既然是诸侯王的同族,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对富贵自然十分渴求,想要争上那么一争。当年被开国皇帝分封的诸侯王有一部分因为血脉断绝,又被天子收回封地。那些聪明的当家的千叮咛万嘱咐,不肖子孙还是害死人。那些诸侯王的子孙,也不是各个都成器的,你指望他们去讲什么家族长远,他们也看不到那么多。更何况,那个谁能保证带领这个家族前进的人没有半点私心,又不是圣人,愿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听了乔青的话,梁王长叹了一口气:“倘若我不同意,不配合,陛下又当如何?杀了我不成吗?”乔青当然想过梁王说的这种情况,她吵着他微笑:“王叔说了,您身体不好,这天下哪有长安多名医。您自己不是说了,那天易阁弟子就在京城。”事实上,这次梁王离开封地离开京城,来了之后,乔青就没有想过要放他离开。进了她的口袋的猎物,她绝对就没有放过的道理。“陛下当真狠心,这是要让臣骨肉分离。”梁王说的话哀怨,语气却听不出有半分真情流露。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乔青对梁王的话不以为然。当年梁王在外带兵打仗,也时常一走就是好几年,这话梁王妃来说还差不多,从梁王口中说出来,简直就像是在开玩笑。她顺着梁王的台阶说下去:“梁王若是担心,大可以把堂弟和梁王妃接到京城来,封地毕竟偏僻,梁王妃的亲人也在京城,以后连探亲都方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