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三人也是精神一振。虽然佛系,但一年到头就分那麽一回钱,还是激动的。
钱带回来了就开始分钱,这个账也好算,队伍一点点挪动起来。
不过叶欣三人在队伍尾巴,还要等一段时间的,三人就继续聊天打发时间。
王有为平时也是个少话、存在感低的,平时叶欣没注意他,他也几乎没跟叶欣说话,现在难得凑到一起,倒是能聊几句。
王有为问她:&ldo;之前听说你们买砖头了?是个什麽行情,跟我说说,我也了解了解。&rdo;
虽然之前已经解释过了,但叶欣还是耐心地告诉他:&ldo;是从黄家村买的。他们那儿的瓦片厂在十月那会儿扩建了,成了砖瓦厂,烧的红砖卖三分钱一块。&rdo;
王有为问:&ldo;那砖头结实不?现在村里还少有用红砖的,都是黄泥砖。&rdo;
叶欣说:&ldo;还行,运过来卸下后没多少坏的。我们主要是用来建一个洗澡间,现在用上了,也没发现软塌的情况,还算结实耐用。要不是用水的地方,也犯不着买红砖的。&rdo;
王有为点点头,又问:&ldo;你们建的洗澡间多大?用了多少砖头瓦片?我不是故意打探,主要是想知道建一个屋子大概要花多少钱。你要是方便就说,不方便说也没关系。&rdo;
叶欣觉得他倒也直接,笑道:&ldo;这有什麽不方便的,都是知青同志。&rdo;
就把洗澡间多大、多高,用了多少砖头、瓦片、水泥,以及送砖工人和请瓦工师傅的辛苦费都说了。
因为这本来也不是什麽大事,叶欣就没打算瞒着,村里人肯定有不少好奇的,她说一次出来,大约就会传开了,也免得以后还有人问。
而且,现在虽然说普遍很穷,时局也动蕩,但是时代在发展,以后用红砖代替黄泥砖建房子的只会越来越多,就算不说他们也会打探清楚行情的,自己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说出来,还能卖个好。
她声音清脆,条理清晰,语气不疾不徐的,让人一听就能听明白。
不仅是两个知青听得认真,前面也有几个队员竖起耳朵听的,听完都一脸了然。
王有为听完了点点头:&ldo;谢谢你了。之前不知道什麽概念,现在听你一样样材料、一笔笔钱说出来,才感觉有了点眉目,也学到知识了。&rdo;
叶欣笑着说不用谢,也趁机了解一些这位还很陌生的知青同志:&ldo;有为大哥是哪里人,什麽时候下乡的?&rdo;
说起这个,王有为就摇头叹气,&ldo;我家在陕北地区,离这远着呢。我六三年就到这里,马上都快八年了。不过我还不是最早的,那时候还有两三位知青呢。不过他们都走了,在学生活动兴起,全国大串联的时候,跟着走了……当时他们喊我一起走,但我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的,就没走,留下来了。&rdo;
叶欣听着,大概知道他说的是时局刚刚乱起来的时候,也不多问,了解地点点头:&ldo;那您真是我们这儿的知青老大哥了,算是在这扎根了。&rdo;
王有为又叹口气,&ldo;不扎根怎麽办?这麽多年了,也没看见回城的消息。怕是一辈子都在这里了。&rdo;
他面容有些沧桑,年纪也快三十了,额头有些秃,看着不修边幅,身上还有股烟味。叶欣不喜欢烟味,不过聊下来发现人家性格还是可以的,属于情绪稳定的那种人。
可能是下乡久了,被现实蹉跎的,渐渐也熄了回城的念头,没什麽精气神,整个一个疲惫的打工人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