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小说网

芊芊小说网>群英荟萃出自哪里 > 第183章 陈亮(第1页)

第183章 陈亮(第1页)

陈亮出生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浙江永康一个日渐没落的地主家庭。自幼受曾祖父爱国主义思想熏陶,目睹祖父科举失利、家道中落,对现实社会有了深刻认识。22岁时,陈亮结婚,同年母亲去世,父亲入狱,祖父母也因忧心离世。为救父亲,他变卖田产,家庭陷入困境。此后,他虽参加科举,却因考官刁难未能及第。陈亮目睹南宋当局苟安现状,先后五次上书皇帝,主张抗金,却屡遭挫折。陈亮一生三次入狱。第一次因酒后言语犯上被诬告,差点被判处死刑,幸得孝宗开解;第二次因乡里宴会食物被疑有毒被捕,后经友人救助出狱;第三次因家僮打人被诬告指使凶杀,险些丧命。然而,困境并未阻挡陈亮的脚步。他一边做学问,一边做生意。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42岁的陈亮在老家建造了规模盛大的山庄别墅,拥有各类房屋三十余间,水田二百亩、种植园四十余亩,大小池塘五六十亩等。按当时一亩田约十贯钱的市价计算,他已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的中等地主。此外,1188年,他还在江苏镇江置办了房产和土地。陈亮虽历经坎坷,却始终坚持爱国主张和学术追求,成为南宋时期一位传奇人物。二、文学成就:词章与文章的独特魅力(一)词风豪迈,数量众多陈亮的词以豪迈奔放着称。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壮志豪情,反映出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当时,陈亮写词的数量在全国居于前列,据记载,他认为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北宋,诗已经被写尽,而新兴的文学题材词更容易出彩,流传后世。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现在很多他的词作都已散佚。陈亮的词笔势奇逸,不拘泥于传统的词格规范,遣词用语大胆豪放,尽显其独特的个性。但也正因如此,他的词在历代未受到很高的重视。在日趋平民化的社会中,人们似乎更倾向于易于接受的文风,而陈亮的词因不拘一格的风格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例如他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全词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出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和寄希望于沦陷区义士奋起抗暴的信心,才情胆识,都极为高卓。“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开篇便气势磅礴,展现出对国家军队的信心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二)文章奇逸,个性鲜明陈亮的文章同样具有奇逸的风格,每一篇都有出人意料的想法。他对底层政治有非常深入的观察,主张独立思考,不被流行思潮左右。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使得他的文章在当时显得别具一格。然而,也正是因为其风格独特,不太容易被普通读者所接受。陈亮的文章遣词用语不拘一格,充满了个性魅力。他的议论风起云生,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例如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陈亮陈述钱塘作为都城不足以据,应依凭荆襄之地行恢复大计,以实地踏勘的结果,在文章里呼应了他政论文提出的观点,驳斥了主和派所谓的“江南不可保”的谬论,充分显示其词人兼政论家的性格。陈亮的文章虽不太易被大众接受,但却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文学魅力。三、政治主张:力主恢复中原的爱国志士(一)频繁上书,直言进谏陈亮一生虽为布衣,却心系国家命运,频繁给皇帝写信进谏。他在《中兴五论》中提出了“中兴”“开诚”“执要”“励臣”“正体”五个方面的建议,力陈恢复中原之主张。陈亮批判自秦桧以来朝廷苟安东南一隅的国策以及儒生、学士拱手端坐空言性命的不良风气。他出于一个爱国者的责任感,以犀利的言辞和深刻的见解,试图唤醒朝廷上下的斗志。其奏疏直言不讳,虽感动了孝宗皇帝,让其将陈亮的上书张贴于朝堂以激励群臣,但也因此遭到了当道者的忌恨。陈亮毫不畏惧,坚持自己的观点,展现出坚定的爱国情怀和无畏的勇气。(二)考察地形,积极谋划陈亮作为一位坚定的主战派,不仅在言辞上力主恢复中原,还亲自前往抗金前线金陵、京口等地考察地形。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陈亮来到建康(南京)京口(镇江),他对当地地形进行了深入观察后,作词《念奴娇?登多景楼》。在词中,他主张不要把长江天险仅仅当做是隔断南疆北界的门户,而要将其作为北伐中原、恢复失地的跳板,强调应长驱直入,不须反顾。陈亮认为,只有具备勇往直前的勇气,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复兴。他还再次上书,建议孝宗“由太子监军,驻节建康,以示天下锐意恢复”。陈亮的积极谋划和大胆建议,充分体现了他为恢复中原而不懈努力的决心和智慧。四、学术思想:永康学派的创立与影响(一)创立永康学派,提倡事功学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在朱熹理学一统学术界之时,29岁的陈亮来到金华五峰书院设帐授学,渐成气候。他以独特的见解和坚定的信念,异军突起,创立了永康学派。陈亮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强调看待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一定要从效果层面进行评判。他反对理学家的空谈,认为不能脱离实际去追求抽象的道德理念。事功之学主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陈亮的这种思想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为那些渴望改变现状、追求实际成果的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二)王霸义利之辩,影响深远陈亮与朱熹展开了一场极为严肃的“王霸义利”之辩。陈亮主张“动机与效果并行”,他认为王霸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并用。例如,他借用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从正面肯定了霸道的价值,只要霸道能匡扶天下、造福百姓,便是王道的需要。同时,他提出“义利双行”,认为三代并非只有义理之心,三代的圣王们懂得合理运用“利”,做到“义利双行”。在陈亮看来,“利”可以补充和辅助“义”,避免滑向私心杂欲的陷阱。而朱熹则认为陈亮的思想会使人只顾追求功利,忘记道义。这场辩论持续了十多年,难分伯仲。陈亮与朱熹的论争,某种程度上是英雄主义者和道德主义者的对决。这场辩论不仅在当时对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思想史和政治史带来了新的生机。明清思想家如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都不同程度受其思想影响,后世的“经世致用”之学也正是沿着其事功思想发展起来的。20世纪新儒学一代宗师唐君毅评论该派道:“此诸人皆念在家国,其立身行己与论学,于儒者之重仁义之教,亦初未有违。唯意谓欲立事功、移国运、变时势,除程朱所倡之心性义理之学外,当另有一经国济民之事功之学而已。”五、人际交往:与辛弃疾、朱熹的佳话(一)与辛弃疾的鹅湖之会1188年冬,陈亮顶风冒雪跋涉八百余里,前往信州会见辛弃疾。彼时辛弃疾正病中且颇为消沉,陈亮的到来让他振奋不已。二人同为坚定主战派,又皆具极高文学素养,志趣相投,有诸多共同语言。他们抵掌而谈,纵论时局,谋划兵事,被无奈现实冷却的热血再度沸腾。盘桓十日,互诉衷曲后,陈亮辞别,辛弃疾心生不舍,抄近路追至鹭鸶林,因雪深泥滑不得前。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人吹笛,悲不堪闻,遂写下《贺新郎》。五天后,陈亮写信索词,辛弃疾寄词后,陈亮以原韵和词,表达知己情深,祈愿友谊长存。此后二人又多次唱和,共计五首《贺新郎》,气魄宏大、慷慨雄壮、音节铿锵、豪放苍凉。如辛弃疾的“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写两人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苦闷;“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把两人比成祖逖和刘琨,希望有朝一日能渡江北伐。陈亮的“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写两人交情深厚;“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为天下臣民斗志消磨而痛心;“淝水破,关东裂。”希望能像谢玄破苻坚于淝水那样北伐成功。这些词句尽显好男儿的英雄本色与忠肝义胆,成为流传千古的爱国篇章。(二)与朱熹的思想交锋陈亮与朱熹就“王霸义利”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严肃论战。陈亮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反对朱熹的性命之学。他认为王霸并非对立,可并用,如借用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肯定霸道价值,只要能匡扶天下、造福百姓,便是王道需要。同时提出“义利双行”,认为三代圣王也懂得合理运用“利”。而朱熹认为陈亮的思想会使人只顾追求功利,忘记道义。这场辩论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是英雄主义者和道德主义者的对决。明清思想家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都不同程度受其影响,后世的“经世致用”之学也沿其事功思想发展。20世纪新儒学一代宗师唐君毅评论该派,指出这些人念在家国,于儒者重仁义之教未有违,唯认为欲立事功、移国运、变时势,当另有经世济民之事功之学。这场辩论不仅丰富了中国思想文化,也为中国思想史和政治史带来新的生机。:()群英荟萃合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