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风过,树影摇曳,少男少女的心随人群而悠悠晃动。
…
“亦章姐姐,你知道么?”贞玉对亦章笑道,“适才有位官人路过找人,还把我错认,大概是他要找的人背影和我有些相似。”
亦章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她拿出绿珠掉下的累丝金凤钗,问贞玉要如何处置。
“醉花楼的女孩儿们一般不下楼,若是偶尔丢了什么不要紧的东西下来,她们也不理会。估摸着在她们的妆奁里,与这累丝金凤钗类似的玩意儿,怕是有成千上百对,她既有意送你,那你便收下吧。”
贞玉拢了拢额边的碎发,见亦章反应平平,便打趣道:“我娘说,我们俩的背影有些相像,现在想来,那位官人怕不是在找姐姐你呢。”
亦章闻言,心头忽有雷霆闪过,直击她的心扉。
她想起,少时不知事,她见家中庭院的芙蓉长得明艳可人,随意伸手拧下枝头摘取,那粒粒皎洁的碎玉瓣儿在她手心,摊开却成了枯萎的褶皱蝉衣。
在不经意间错过一些事物,徒余无奈与懊恼,那时的她也是这般感受。
亦章后知后觉,顺着贞玉所指的方向,向湛如走远的方向望去。
那个方向,是垂榕县中那颗参天巨榕长成的绿荫。云卷云舒,光影错落,那卖水的小摊依旧热闹喧嚷。
没奈何,就在刚才,绿荫与白日相交之处,亦章与湛如二人擦肩而过,转眼分别。
那身宝蓝劲装随风扬起的衣摆,正好悄声掠过她的嫣红轻衫,身影重叠,绰然风声流泻于二人交叠的衣裳后摆。
仅此一瞬,蜻蜓扬翅,掠过河海的边界,无人察觉。
可是,蜻蜓振翅的回响或长或短,皆在二人的心中留下了痕迹。
湛如自出了闵城的护城河,为寻亦章,晃过了竹林径与惠城中的弥勒寺,见过奎爷、阿义、初谷和尚等一干众人,今至惠城东北部的垂榕县,肩上还挑着启宣皇帝的圣谕,时刻催着他往隋州水患之地,心里自是不得闲。
自与初见后,一晃过去了四五日,念着那没影儿的未婚妻,他不自觉地焦躁不安。
无需久留,湛如果断踏出那片巨榕的荫蔽,他与她擦肩之后,他似有感应一般蓦然回首。
茫茫人海,却再无她的身影。
“别想了,她怎么会在这儿?”湛如自嘲般笑道,“这烈日炎炎,还真是漫长。”
“无妨,芙蓉纵使被烈日曝晒凋萎,来年还会再开。”
亦章喃喃自语。
她正立于垂榕县渡口,向贞玉作别。
“姐姐一路顺风!愿姐姐早日寻得灵药,阿姨身体便能早些痊愈!”
“承你吉言,我们一定会再见的!妹妹,你和柳姨多保重!”
亦章坐着渡船,摇摇晃晃,看着岸上的贞玉变得越来越小。江面波光粼粼,水色澄澈洁白如镜,那抹岸边的鹅黄倒映江面,好似一枝迎春花临水自照。
她有感于此美景,在心中遥祝苏府母女平安顺遂。
垂榕县的故事本该就此作结。却不想,亦章乘舟离岸的当晚,醉花楼生变,大抵是有酒楼女子罹难,却独不见有人喊叫挣扎的声响与痕迹。
第二天,垂榕县东门口的小溪边,传来了浣纱女的凄恻叫喊:
“溪水,溪水是红色的!”